安全云存储中重复数据删除机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安全云存储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云存储中重复数据删除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3 云存储属性基访问控制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安全云存储和关键技术 | 第13-22页 |
2.1 云存储架构 | 第13-14页 |
2.2 云存储安全需求 | 第14-15页 |
2.2.1 数据机密性与隐私 | 第14页 |
2.2.2 数据可用性与完整性 | 第14-15页 |
2.2.3 数据可信删除 | 第15页 |
2.3 重复数据删除技术 | 第15-18页 |
2.3.1 重复数据检测技术 | 第15-17页 |
2.3.2 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分类 | 第17-18页 |
2.3.3 收敛加密技术 | 第18页 |
2.4 基于属性的加密 | 第18-21页 |
2.4.1 属性的定义 | 第18页 |
2.4.2 双线性映射 | 第18-19页 |
2.4.3 拉格朗日插值定理 | 第19页 |
2.4.4 秘密共享 | 第19-20页 |
2.4.5 访问结构树 | 第20-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云存储中的重复数据删除 | 第22-34页 |
3.1 云存储中重复数据删除的安全问题 | 第22-23页 |
3.2 系统性能目标 | 第23页 |
3.3 基于策略的重复数据删除机制 | 第23-31页 |
3.3.1 随机存储 | 第25页 |
3.3.2 层次化消冗 | 第25-26页 |
3.3.3 改进的收敛加密 | 第26-27页 |
3.3.4 数据块划分与指纹计算 | 第27-29页 |
3.3.5 数据块地址映射 | 第29页 |
3.3.6 元数据表设计 | 第29-31页 |
3.4 安全性分析 | 第31-32页 |
3.4.1 随机存储安全性分析 | 第31页 |
3.4.2 改进型收敛加密安全性分析 | 第31-32页 |
3.4.3 数据校验重传分析 | 第32页 |
3.4.4 时间戳安全性分析 | 第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云存储CP-ABE访问控制研究 | 第34-45页 |
4.1 访问控制模型 | 第34-35页 |
4.2 改进的属性加密方案 | 第35-40页 |
4.2.1 CP-ABE方案 | 第35-37页 |
4.2.2 基于共享度的身份认证 | 第37-38页 |
4.2.3 映射节点 | 第38-39页 |
4.2.4 改进的属性基加密 | 第39-40页 |
4.3 访问控制策略设计 | 第40-44页 |
4.3.1 系统安全模型 | 第40页 |
4.3.2 系统模型设计 | 第40-41页 |
4.3.3 安全性要求 | 第41页 |
4.3.4 算法步骤 | 第41-44页 |
4.4 安全性分析 | 第4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原型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第45-58页 |
5.1 安全云存储架构设计 | 第45-47页 |
5.2 子模块的实现 | 第47-54页 |
5.2.1 访问控制模块 | 第48-49页 |
5.2.2 重复数据删除模块 | 第49-51页 |
5.2.3 数据上传及下载模块 | 第51-54页 |
5.3 性能分析 | 第54-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总结 | 第58页 |
6.2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2-63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63-64页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