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导言 | 第11-1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二、选题背景及研究价值 | 第13-14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8-19页 |
第一章 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派生诉讼适用的概述 | 第19-29页 |
第一节 股东派生诉讼功能的考察分析 | 第19-21页 |
一、维护公司权益的权力制约机制 | 第19-20页 |
二、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救济机制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域外立法经验的考察分析 | 第21-24页 |
一、英国立法分析 | 第21-22页 |
二、美国立法分析 | 第22-23页 |
三、德国立法分析 | 第23-24页 |
第三节 有限责任公司适用股东派生诉讼的不足分析 | 第24-28页 |
一、股东提起派生诉讼的动机不足 | 第24-26页 |
二、股东提起派生诉讼的经验不足 | 第26-27页 |
三、股东提起派生诉讼的激励不足 | 第27-28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派生诉讼前置程序的适用考察 | 第29-38页 |
第一节 股东派生诉讼前置程序存在的缺陷 | 第29-34页 |
一、股东派生诉讼前置程序被请求人存在的缺陷 | 第29-30页 |
二、股东派生诉讼前置程序例外情形存在的缺陷 | 第30-32页 |
三、关于股东派生诉讼前置程序的缺陷之评析 | 第32-34页 |
第二节 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派生诉讼前置程序的法理分析 | 第34-36页 |
一、股东派生诉讼前置程序的立法目的考察 | 第34-35页 |
二、国内外立法经验概述 | 第35-36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派生诉讼的原告的适用考察 | 第38-44页 |
第一节 股东作为派生诉讼原告的法理分析 | 第38-39页 |
第二节 股东作为派生诉讼原告的例外情形 | 第39-41页 |
第三节 原告股东必须能够代表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利益 | 第41-44页 |
第四章 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派生诉讼和解的适用考察 | 第44-52页 |
第一节 有限责任公司需要适用股东派生诉讼的和解 | 第44-47页 |
一、股东派生诉讼和解适用的必要性分析 | 第44-45页 |
二、股东派生诉讼和解适用的可行性分析 | 第45-47页 |
第二节 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派生诉讼和解的争议问题 | 第47-52页 |
一、关于原告股东进行诉讼和解的争议 | 第47-48页 |
二、关于和解协议效力对世性的争议 | 第48-50页 |
三、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行使异议权的争议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