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陕西宁陕朱鹮(Nipponia Nippon)再引入项目效果评估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2页 |
1.1 再引入 | 第10页 |
1.2 再引入的发展史 | 第10-12页 |
1.3 释放后监测及管理 | 第12-14页 |
1.3.1 释放后的监测 | 第12-14页 |
1.3.2 管理 | 第14页 |
1.4 朱鹮简介 | 第14-16页 |
1.4.1 食性 | 第15页 |
1.4.2 朱鹮在动物环境中的地位 | 第15-16页 |
1.4.3 朱鹮种群的衰退 | 第16页 |
1.5 朱鹮种群的保护及再引入 | 第16-21页 |
1.5.1 陕西宁陕朱鹮再引入项目及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5.2 铜川和宝鸡朱鹮再引入工程 | 第20页 |
1.5.3 日本朱鹮再引入项目 | 第20-21页 |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1-22页 |
第2章 研究区域和方法 | 第22-30页 |
2.1 研究区域 | 第22-24页 |
2.1.1 地质地貌 | 第22-23页 |
2.1.2 气候水文 | 第23页 |
2.1.3 野生动植物 | 第23-24页 |
2.1.4 朱鹮觅食地的保护 | 第24页 |
2.2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4-30页 |
2.3.1 环志法 | 第24页 |
2.3.2 无线电跟踪 | 第24-25页 |
2.3.3 野外观测 | 第25页 |
2.3.4 繁殖成功率 | 第25-27页 |
2.3.5 数据分析 | 第27-30页 |
第3章 研究结果 | 第30-38页 |
3.1 繁殖成功率 | 第30-32页 |
3.1.1 窝卵数 | 第30-31页 |
3.1.2 营巢成功率 | 第31页 |
3.1.3 孵化成功率 | 第31页 |
3.1.4 出飞成功率 | 第31-32页 |
3.2 参加繁殖的个体 | 第32-33页 |
3.3 繁殖力 | 第33页 |
3.4 年龄结构和性比 | 第33-34页 |
3.5 存活率 | 第34-38页 |
3.5.1 释放个体存活率 | 第34-35页 |
3.5.2 野外出生个体存活率 | 第35-38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8-46页 |
4.1 存活率 | 第40-41页 |
4.2 繁殖成功率 | 第41页 |
4.3 栖息地质量对种群维持的影响 | 第41-42页 |
4.4 近交对种群维持的影响 | 第42-43页 |
4.5 首次释放数量对种群维持的影响 | 第43页 |
4.6 保护管理建议 | 第43-46页 |
4.6.1 生境(栖息地)恢复 | 第43-44页 |
4.6.2 加大繁殖期的监测和保护 | 第44页 |
4.6.3 潜在扩散区的保护 | 第44页 |
4.6.4 加大保护宣传 | 第44-45页 |
4.6.5 增加资金投入 | 第45-4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