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12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8-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1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1-12页 |
第一章 诉讼诈骗概述 | 第12-22页 |
第一节 诉讼诈骗的概念界定 | 第12-16页 |
一、诉讼诈骗的含义 | 第12-13页 |
二、与诉讼诈骗类似概念的介绍 | 第13-15页 |
三、诉讼诈骗概念之我见 | 第15-16页 |
第二节 诉讼诈骗的现状及社会危害性 | 第16-19页 |
一、诉讼诈骗的司法现状 | 第16-19页 |
二、诉讼诈骗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 第19页 |
第三节 诉讼诈骗的特点及类型 | 第19-22页 |
一、诉讼诈骗的基本特点 | 第19-20页 |
二、诉讼诈骗的类型划分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诉讼诈骗行为定性的争议 | 第22-30页 |
第一节 德日国家关于诉讼诈骗行为定性之争 | 第22-24页 |
一、否定说 | 第22-23页 |
二、肯定说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国内刑法理论关于诉讼诈骗行为定性的分歧及评述 | 第24-30页 |
一、“无罪说”观点及评述 | 第24-25页 |
二、“手段行为定罪说”观点及评述 | 第25-27页 |
三、“诈骗罪说”观点及评述 | 第27-28页 |
四、“敲诈勒索罪说”观点及评述 | 第28页 |
五、“抢劫罪间接正犯说”观点及评述 | 第28-30页 |
第三章 诉讼诈骗应独立成罪之论证 | 第30-38页 |
第一节 诉讼诈骗具有普通诈骗罪的共性 | 第30-33页 |
一、普通诈骗罪传统行为结构模式的反思 | 第30-32页 |
二、诉讼诈骗具有普通诈骗罪的共性 | 第32-33页 |
第二节 诉讼诈骗应独立成罪之充分论证 | 第33-38页 |
一、诉讼诈骗具有自身的特性 | 第33-35页 |
二、单设诉讼诈骗罪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第35-38页 |
第四章 增设诉讼诈骗罪的立法构想 | 第38-44页 |
第一节 诉讼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及法条设计 | 第38-40页 |
一、诉讼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分析 | 第38-39页 |
二、诉讼诈骗罪的法条设计 | 第39-40页 |
第二节 诉讼诈骗罪之疑难问题研究 | 第40-44页 |
一、犯罪停止形态的认定 | 第40-41页 |
二、共犯的成立 | 第41-42页 |
三、罪数的认定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