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9页 |
1.1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 第7-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2.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2.1 自闭症的核心概念 | 第9页 |
2.2 儿童自闭症的病因学研究 | 第9-11页 |
2.3 国内外儿童自闭症的诊断工具 | 第11-12页 |
2.4 心理理论的研究 | 第12-17页 |
2.4.1 心理理论的提出 | 第12-13页 |
2.4.2 自闭症的心理学相关理论 | 第13-14页 |
2.4.3 心理理论的研究形式及成果 | 第14-16页 |
2.4.4 对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干预研究 | 第16-17页 |
2.5 国内外研究的启示及本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2.5.1 国内外研究启示 | 第17-18页 |
2.5.2 本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3. 研究设计 | 第19-28页 |
3.1 研究目标 | 第19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19页 |
3.3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3.4 研究方法 | 第19-28页 |
3.4.1 被试筛选 | 第19-20页 |
3.4.2 研究工具及内容 | 第20-26页 |
3.4.2.1 韦氏(WPPSI)学龄前儿童智力测验量表 | 第20-21页 |
3.4.2.2 皮博迪图画词汇测验修订版(PPVT-R) | 第21页 |
3.4.2.3 一级错误信念任务 | 第21-23页 |
3.4.2.4 训练干预材料 | 第23-24页 |
3.4.2.5 训练具体课程安排 | 第24-26页 |
3.4.3 研究条件 | 第26页 |
3.4.4 研究程序 | 第26-27页 |
3.4.5 统计处理分析 | 第27-28页 |
4. 研究过程与结果 | 第28-32页 |
4.1 ASD儿童与TD儿童心理理论任务在前测上的得分 | 第28-29页 |
4.2 ASD儿童干预组经过干预后与ASD儿童控制组心理理论得分比较 | 第29-30页 |
4.3 ASD儿童干预组经过干预后与TD儿童控制组心理理论得分比较 | 第30页 |
4.4 三组被试心理理论任务追踪测比较 | 第30-31页 |
4.5 ASD干预组个案观察及家长的访谈情况 | 第31-32页 |
5. 分析与讨论 | 第32-35页 |
5.1 本次干预课程对ASD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提高 | 第32-33页 |
5.2 ASD儿童心理理论干预研究的讨论(条件及其存在问题) | 第33-3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35-37页 |
6.1 结论 | 第35页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6页 |
附录 | 第46-53页 |
附录 A | 第46-48页 |
附录 B | 第48-49页 |
附录 C | 第49-51页 |
附录 D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