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1.文献综述 | 第9-20页 |
1.1 二氧化硫污染现状及国家规划 | 第9-12页 |
1.1.1 二氧化硫的污染及排放现状 | 第9-10页 |
1.1.2 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控制历程 | 第10-12页 |
1.2 脱硫技术简介 | 第12-16页 |
1.2.1 湿法脱硫技术 | 第12-14页 |
1.2.2 干法脱硫技术 | 第14-15页 |
1.2.3 半干法脱硫技术 | 第15-16页 |
1.3 密相干塔烟气脱硫技术 | 第16-17页 |
1.4 课题来源及意义与目的 | 第17-20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17页 |
1.4.2 课题的意义与目的 | 第17-18页 |
1.4.3 研究内容及方案 | 第18-20页 |
2.脱硫剂增湿消化过程的研究 | 第20-28页 |
2.1 实验装置及药品 | 第20-22页 |
2.2 增湿效果的评定方法 | 第22-23页 |
2.3 测试方法 | 第23-25页 |
2.4 脱硫剂增湿的技术路线 | 第25-28页 |
3.脱硫剂增湿消化试验 | 第28-39页 |
3.1 试验工况的确定 | 第28-30页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0-39页 |
3.2.1 增湿消化时间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2 灰水比的影响 | 第31-37页 |
3.2.3 搅拌转速的影响 | 第37-39页 |
4.循环灰增湿消化试验 | 第39-48页 |
4.1 循环灰试验方案的确定 | 第39-40页 |
4.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0-48页 |
4.2.1 相同加水量不同循环节点循环灰增湿消化的影响 | 第40-41页 |
4.2.2 加水量对不同循环节点循环灰增湿消化效果的影响 | 第41-46页 |
4.2.3 循环灰不同循环阶段最佳加水量 | 第46-48页 |
5.循环灰增湿消化化学热力学特征 | 第48-57页 |
5.1 增湿活化水分的加入对于脱硫反应的影响 | 第48页 |
5.2 增湿消化用水对密相干塔脱硫效果的影响 | 第48-57页 |
5.2.1 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 | 第49-52页 |
5.2.2 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 | 第52-55页 |
5.2.3 水蒸汽对反应影响的适宜温度的计算讨论 | 第55-57页 |
6.增湿设备特性的影响 | 第57-60页 |
6.1 两相流喷枪的影响 | 第57页 |
6.2 加湿机的影响 | 第57-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