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疏表示及其在聚类应用中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选题背景介绍 | 第11-12页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 | 第13-14页 |
1.4 论文的结构和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稀疏表示与非负矩阵分解 | 第15-21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稀疏表示 | 第15-17页 |
2.2.1 数学模型 | 第15-16页 |
2.2.2 解的唯一性 | 第16-17页 |
2.3 非负矩阵分解 | 第17-20页 |
2.3.1 非负矩阵分解模型 | 第17-18页 |
2.3.2 乘法法则 | 第18页 |
2.3.3 投影梯度下降法 | 第18-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半监督非负矩阵分解模型 | 第21-28页 |
3.1 引言 | 第21页 |
3.2 类别标签约束非负矩阵分解模型 | 第21-23页 |
3.2.1 问题描述 | 第21-23页 |
3.2.2 RSNMF模型 | 第23页 |
3.3 成对标签约束传递非负矩阵分解模型 | 第23-26页 |
3.3.1 约束传递 | 第24-26页 |
3.3.2 CPSNMF模型 | 第2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双重约束的非负矩阵分解 | 第28-38页 |
4.1 双重约束非负矩阵分解模型 | 第28-30页 |
4.1.1 标签约束 | 第28-29页 |
4.1.2 稀疏约束 | 第29页 |
4.1.3 模型结构 | 第29-30页 |
4.2 双重约束非负矩阵分解算法 | 第30-33页 |
4.2.1 理论基础 | 第30-31页 |
4.2.2 算法描述 | 第31-33页 |
4.3 收敛性和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33-37页 |
4.3.1 收敛性证明 | 第33-36页 |
4.3.2 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36-3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约束非负矩阵分解聚类实验 | 第38-53页 |
5.1 聚类 | 第38-40页 |
5.2 评价指标 | 第40-41页 |
5.3 实验过程与分析 | 第41-52页 |
5.3.1 ORL数据集 | 第41-46页 |
5.3.2 Yale数据集 | 第46-48页 |
5.3.3 CG数据集 | 第48-49页 |
5.3.4 LFW数据集 | 第49-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