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萧军与鲁迅:精神传承与镜像本位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11页
一、萧军与鲁迅:接受的可能和精神的暗合第11-26页
    (一)萧军独特的精神气质第11-17页
        1、苦难的救赎第11-14页
        2、新世界的开启第14-15页
        3、“立人”思想的初见第15-17页
    (二)孺子可教方可教第17-21页
        1、鲁迅的认同第17-19页
        2、理想的共鸣第19-21页
    (三)精神的暗合——以《八月的乡村》为例第21-26页
        1、血泪铸成的赞歌——《八月的乡村》第21-22页
        2、知识分子的迷茫和彷徨第22-26页
二、精神鼓舞与信仰指引:受益终身的两年相处第26-38页
    (一)困顿的营救第26-30页
    (二)精神的鼓舞第30-35页
    (三)信仰的力量第35-38页
三、继承与保留:萧军思想的双重抉择第38-46页
    (一)情感的不舍第38-39页
    (二)继承与吸收第39-43页
        1、文学信念的继续追随第39-41页
        2、自由精神的执着坚守第41页
        3、终身流浪的深刻感悟第41-43页
    (三)自我保留第43-46页
        1、故乡的摹写第43页
        2、女性的塑造第43-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代诗人诺毕提作品《诺毕提诗集》的艺术特色研究
下一篇:“去乡村化”时代语境下的肖江虹小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