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滑坡论文

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场滑坡离心模型试验及机理分析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绪论第14-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4页
    1.2 研究现状第14-20页
        1.2.1 渣土的定义、特点及处置现状第14-15页
        1.2.2 边坡稳定性研究方法进展第15-17页
        1.2.3 离心模拟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第17-20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0-22页
        1.3.1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3.2 主要创新点第21页
        1.3.3 技术路线第21-22页
2 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场滑坡现场调查与勘察第22-43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渣土场失稳滑动过程第22-24页
        2.2.1 滑前失稳迹象第22页
        2.2.2 滑动过程第22-23页
        2.2.3 滑后造成的影响第23-24页
    2.3 渣土场设计及堆填过程第24-27页
        2.3.1 初步设计方案第25-26页
        2.3.2 堆填过程第26-27页
    2.4 渣土场水文地质条件第27-30页
        2.4.1 气象条件第27页
        2.4.2 水量平衡分析第27-28页
        2.4.3 渗流分析第28-30页
    2.5 渣土场地质剖面第30-34页
        2.5.1 滑床地质剖面第30-32页
        2.5.2 滑动面以上地质剖面第32-33页
        2.5.3 渣土场完整地质剖面第33-34页
    2.6 渣土场填料物理力学性质第34-41页
        2.6.1 颗粒级配第35-36页
        2.6.2 干密度和含水率第36-37页
        2.6.3 渗透系数第37-38页
        2.6.4 固结系数及固结度评价第38-40页
        2.6.5 DPT和SPT试验第40-41页
    2.7 本章小结第41-43页
3 花岗岩风化料填土不排水抗剪强度测试第43-58页
    3.1 引言第43页
    3.2 CDG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第43-52页
        3.2.1 固结过程第44-47页
        3.2.2 剪切过程第47-50页
        3.2.3 不固结不排水强度第50-51页
        3.2.4 有效应力强度第51-52页
    3.3 CDG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第52-56页
        3.3.1 固结过程第53-54页
        3.3.2 剪切过程第54-55页
        3.3.3 固结不排水强度第55-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4 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场滑坡离心模型试验第58-87页
    4.1 引言第58页
    4.2 离心模型试验原理第58-64页
        4.2.1 等应力离心模型试验相似关系第58-59页
        4.2.2 不等应力离心模型试验相似关系第59-60页
        4.2.3 不等应力离心模拟对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场滑坡的适用性第60-64页
    4.3 试验准备第64-65页
        4.3.1 试验设备第64页
        4.3.2 试验材料第64-65页
    4.4 高水位和快速加载诱发超孔压和边坡失稳试验第65-74页
        4.4.1 模型设计第65-67页
        4.4.2 模型制作第67-69页
        4.4.3 第一次转机过程及结果第69-72页
        4.4.4 第二次转机过程及结果第72-74页
    4.5 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场失稳再现试验第74-85页
        4.5.1 模型设计第75-76页
        4.5.2 模型制作第76-77页
        4.5.3 第一阶段试验过程及结果第77-80页
        4.5.4 第二阶段试验过程及结果第80-85页
    4.6 本章小结第85-87页
5 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场失稳反分析及触发因素分析第87-98页
    5.1 引言第87页
    5.2 Geostudio软件介绍第87-88页
    5.3 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反分析第88-93页
        5.3.1 高水位和快速加载诱发超孔压和边坡失稳离心模型试验反分析第88-91页
        5.3.2 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场失稳再现离心模型试验反分析第91-93页
    5.4 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场滑坡原型反分析第93-96页
        5.4.1 总应力法分析原型稳定情况第93-94页
        5.4.2 有效应力法分析原型稳定情况第94-95页
        5.4.3 有效应力法分析低含水率堆体稳定情况第95-96页
        5.4.4 有效应力法分析低含水率堆体水位上升稳定情况第96页
    5.5 本章小结第96-98页
6 花岗岩风化料堆填稳定控制及容量最大化第98-119页
    6.1 引言第98页
    6.2 CDG堆填高度及渣土场容量影响因素分析第98-112页
        6.2.1 计算模型及方法第98-100页
        6.2.2 单一含水率渣土快速堆填第100-102页
        6.2.3 两种不同含水率渣土快速堆填第102-105页
        6.2.4 低含水率渣土堆填及水位上升第105-107页
        6.2.5 高含水率渣土快速堆填第107-112页
    6.3 CDG稳定堆填及渣土场容量最大化控制措施和方法第112-117页
        6.3.1 渣土场容量最大化设计流程第112-113页
        6.3.2 渣土场安全运营第113-117页
    6.4 本章小结第117-119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19-123页
    7.1 主要结论第119-121页
    7.2 工作展望第121-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27页
作者简历及发表论文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偏氟乙烯PVDF/镍锌铁氧体NZFO复合厚膜的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
下一篇:凝灰岩粉作为水工混凝土掺和料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