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2-21页 |
1. 恶性肿瘤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12页 |
1.1 从西医学看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及机制 | 第12页 |
1.2 从中医学看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及机制 | 第12页 |
2. 恶性肿瘤的治疗及肿瘤抗血管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2.1从西医看巧押瘦新生血管生成的化制 | 第13页 |
2.2 从中医看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机制 | 第13页 |
3. 血管生成因子:促进因子及抑制因子 | 第13-14页 |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作用机制 | 第14页 |
5. 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5.1 常用西药抗血管生成药物 | 第14-15页 |
5.2 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的中药 | 第15-17页 |
6. 人参皂苷Rg3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6.1 人参皂苷Rg3的抗肿瘤机制实验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6.2 人参皂苷Rg3的抗肿瘤作用临床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7. 循证医学及Meta分析介绍 | 第20-21页 |
第二部分 参一胶囊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 | 第21-30页 |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21页 |
2. 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2.1 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第21-22页 |
2.2 文献检索方法 | 第22页 |
2.3 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 | 第22-23页 |
2.4 统计分析 | 第23页 |
3. 研究结果 | 第23-30页 |
3.1 文献检索过程及结果 | 第23-24页 |
3.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第24-26页 |
3.3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和质量评价 | 第26页 |
3.4 Meta分析结果 | 第26-28页 |
3.5 发表偏倚 | 第28-30页 |
第三部分 参一胶囊联合化疗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系统评价 | 第30-40页 |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30-31页 |
2. 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 | 第31-33页 |
2.1 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第31页 |
2.2 文献检索方法 | 第31-32页 |
2.3 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 | 第32页 |
2.4 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3. 研究结果 | 第33-40页 |
3.1 文献检索过程及结果 | 第33-34页 |
3.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第34-35页 |
3.3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和质量评价 | 第35-36页 |
3.4 Meta分析结果 | 第36-38页 |
3.5 发表偏倚 | 第38-40页 |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 第40-44页 |
1. 参一胶囊治疗恶性肿瘤的现状 | 第40-41页 |
2. 文献质量及偏倚分析 | 第41-42页 |
3. 本研究的临床意义 | 第42-43页 |
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43-44页 |
第五部分 结论与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附录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