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交流充电桩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直流充电桩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光伏交流充电桩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2.4 光伏交流充电桩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设计思路和工作 | 第15-17页 |
第2章 光伏交流充电桩硬件系统设计 | 第17-23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光伏交流充电桩硬件系统结构 | 第17-21页 |
2.3 光伏交流充电桩的工作原理 | 第21页 |
2.4 电动汽车充电模拟实验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充电桩储能电池模型及充放电特性研究 | 第23-43页 |
3.1 概述 | 第23页 |
3.2 铅酸电池 | 第23-29页 |
3.2.1 铅酸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23-25页 |
3.2.2 铅酸电池特性 | 第25-27页 |
3.2.3 铅酸电池的单体模型 | 第27-29页 |
3.3 电池测试及数据获取 | 第29-33页 |
3.3.1 铅酸电池短时局部极化过程 | 第31页 |
3.3.2 铅酸电池长时间整体极化过程 | 第31-33页 |
3.4 模型参数与SOC的关系 | 第33-41页 |
3.4.1 开路电压与SOC的关系 | 第33-34页 |
3.4.2 欧姆内阻、极化电阻、极化电容与SOC的关系 | 第34-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4章 光伏交流充电桩软件系统设计 | 第43-56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软件系统架构 | 第43-44页 |
4.3 光伏交流充电桩运行监测系统 | 第44-48页 |
4.3.1 用户登陆界面设计 | 第44-45页 |
4.3.2 监测系统主程序设计 | 第45-46页 |
4.3.3 通讯模块设计 | 第46-47页 |
4.3.4 实时动态曲线设计 | 第47-48页 |
4.3.5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 第48页 |
4.4 储能电池监控系统设计 | 第48-50页 |
4.5 储能电池SOC预测系统 | 第50-55页 |
4.5.1 BP和SVM算法原理 | 第50-51页 |
4.5.2 SOC预测系统设计及实现 | 第51-54页 |
4.5.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光伏交流充电桩的控制策略 | 第56-69页 |
5.1 引言 | 第56页 |
5.2 光伏充电桩储能电池的均衡控制策略 | 第56-61页 |
5.2.1 均衡方法及策略 | 第56-60页 |
5.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0-61页 |
5.3 光伏充电桩运行控制策略 | 第61-67页 |
5.3.1 光伏阵列控制策略 | 第61页 |
5.3.2 正弦波逆变器控制策略 | 第61-63页 |
5.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3-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