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张太雷国民革命思想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一、绪论第8-16页
    (一)选题背景和现状第8-13页
        1.选题背景第8页
        2.研究现状第8-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14页
        1.理论意义第13页
        2.实践意义第13-14页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14-16页
        1.研究方法第14页
        2.创新之处第14-16页
二、国民革命的缘起及历史定位第16-24页
    (一)国民革命的缘起第16-18页
    (二)国民革命是新旧民主革命过渡交替的中介和桥梁第18-20页
    (三)“国民革命”话语的演变第20-24页
三、张太雷国民革命思想的理论来源第24-33页
    (一)思想渊源:爱国主义第24-28页
    (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第28-30页
    (三)直接来源:列宁主义第30-33页
四、张太雷国民革命思想的主要内容第33-49页
    (一)关于什么是国民革命第34-37页
    (二)关于国民革命的条件第37-39页
        1.国民革命必须有“压迫环境”第37-39页
        2.国民革命“需要有革命的组织”第39页
    (三)关于国民革命的性质及对象第39-42页
        1.国民革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40页
        2.国民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第40-42页
    (四)关于国民革命的主体及其地位第42-47页
        1.工人阶级——国民革命的领导阶级第42-43页
        2.农民阶级——工人阶级“永久的同盟者”第43-45页
        3.资产阶级——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对象第45页
        4.“智识阶级”——存在坚定的革命者第45-47页
    (五)关于国民革命的根本问题及途径第47-49页
        1.国民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第47页
        2.国民革命的途径工农武装斗争第47-49页
五、张太雷国民革命思想的特点第49-56页
    (一)时代性第49-50页
    (二)阶段性第50-52页
    (三)独特性第52-56页
        1.主张中国的国民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第52-53页
        2.强调工人阶级的领导权是获取而来第53-54页
        3.重视农民运动第54-55页
        4.突出资产阶级的两重性第55-56页
六、张太雷国民革命思想的历史意义第56-60页
    (一)对国民革命运动顺利开展起了舆论导向作用第56-57页
    (二)对中共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探索起了铺垫作用第57-58页
    (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起了推动作用第58-60页
结语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致谢第65-66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列宁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建设思想研究
下一篇:中央苏区妇女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