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海洋公共服务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18-25页 |
2.1“海洋公共服务”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2 海洋公共服务的分类及特性 | 第19-21页 |
2.2.1 海洋公共服务的分类 | 第19-20页 |
2.2.2 海洋公共服务的特性 | 第20-21页 |
2.3 海洋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2.3.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1页 |
2.3.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1-22页 |
2.3.3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2页 |
2.3.4 治理理论 | 第22-23页 |
2.4 海洋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 | 第23-24页 |
2.4.1 海洋公共服务的政府责任 | 第23页 |
2.4.2 非政府组织参与海洋公共服务供给 | 第23页 |
2.4.3 公民参与海洋公共服务供给 | 第23-24页 |
2.5 海洋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 | 第24-25页 |
2.5.1 政府直接供给方式 | 第24页 |
2.5.2 政府委托和补贴的私人供给方式 | 第24页 |
2.5.3 市场供给方式 | 第24-25页 |
第3章 浙江省海洋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分析 | 第25-37页 |
3.1 浙江省海洋事业发展概况 | 第25-26页 |
3.2 浙江省海洋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和特点 | 第26-30页 |
3.2.1 海洋生产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 第26-27页 |
3.2.2 海洋公共管理水平不断完善 | 第27-28页 |
3.2.3 海洋科技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 第28-29页 |
3.2.4 海洋环境保护能力不断增强 | 第29页 |
3.2.5 海洋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改善 | 第29-30页 |
3.3 浙江省海洋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3.3.1 海洋公共服务能力与沿海居民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 第30-31页 |
3.3.2 海洋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供给效率低下 | 第31页 |
3.3.3 财政对海洋公共服务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 | 第31-32页 |
3.4 浙江省海洋公共服务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4页 |
3.4.1 公民参与的缺失导致海洋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改革进程缓慢 | 第32-33页 |
3.4.2 政府绩效考核评估体系不完善,导致公共服务缺失 | 第33-34页 |
3.4.3 政府提供海洋公共服务的水平不高,导致服务能力难以提升 | 第34页 |
3.5 案例分析:舟山群岛新区海洋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 第34-37页 |
3.5.1 海岛基本社会保障服务现状 | 第34-35页 |
3.5.2 政府海洋管理现状 | 第35页 |
3.5.3 海洋公益服务现状 | 第35页 |
3.5.4 海洋科教服务现状 | 第35-36页 |
3.5.5 海洋生态保护现状 | 第36-37页 |
第4章 浙江省海洋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评价 | 第37-55页 |
4.1 浙江海洋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背景 | 第37-38页 |
4.1.1 浙江海洋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使命 | 第37页 |
4.1.2 浙江海洋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挑战 | 第37-38页 |
4.2 海洋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38页 |
4.2.1 系统性原则 | 第38页 |
4.2.2 可操作性原则 | 第38页 |
4.2.3 海陆一体化原则 | 第38页 |
4.3 浙江省海洋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38-43页 |
4.3.1 浙江省海洋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评价的结构分析 | 第38-40页 |
4.3.2 海洋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 第40-41页 |
4.3.3 浙江省海洋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1-43页 |
4.4 浙江海洋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评价指数数据采集及初步评价 | 第43-49页 |
4.4.1 海洋生产服务能力评价 | 第43-44页 |
4.4.2 海洋公共管理能力评价 | 第44-45页 |
4.4.3 海洋科技服务能力评价 | 第45-47页 |
4.4.4 海洋环境保护能力评价 | 第47-48页 |
4.4.5 海洋经济社会服务能力评价 | 第48-49页 |
4.5 海洋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评价的数据处理 | 第49-52页 |
4.5.1 数据处理 | 第49-50页 |
4.5.2 权重确定 | 第50-52页 |
4.6 海洋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4.7 海洋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空间分异分析 | 第53-55页 |
4.7.1 海洋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系统聚类分析 | 第53-54页 |
4.7.2 海洋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空间梯度分析 | 第54-55页 |
第5章 浙江省海洋公共服务效率评价 | 第55-62页 |
5.1 模型与数据 | 第55-59页 |
5.1.1 DEA模型分析 | 第55-57页 |
5.1.2 Malmquist生产力指数 | 第57-58页 |
5.1.3 数据选取和变量选择 | 第58-59页 |
5.2 测算结果分析 | 第59-62页 |
5.2.1 基于DEA模型的沿海省市海洋公共服务效率分析 | 第59-60页 |
5.2.2 基于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我国海洋公共服务效率分析 | 第60-62页 |
第6章 浙江省海洋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保障和实施 | 第62-67页 |
6.1 理顺政府海洋公共服务供给责任 | 第62-63页 |
6.1.1 转变职能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 第62页 |
6.1.2 积极推进海洋行政体制改革,理顺管理体制 | 第62-63页 |
6.1.3 划清各涉海职能部门职权,厘定责任边界 | 第63页 |
6.2 完善海洋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 | 第63-65页 |
6.2.1 构建多元化的海洋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 第63-64页 |
6.2.2 加快建立渔农民需求表达机制 | 第64页 |
6.2.3 完善海洋公共服务供给的长效筹资机制 | 第64页 |
6.2.4 建立健全海洋公共服务相关法律法规 | 第64-65页 |
6.2.5 建立健全海洋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机制 | 第65页 |
6.3 重视海洋环境保护 | 第65-66页 |
6.3.1 充分发挥市场手段,提高海洋环境治理的效率 | 第65页 |
6.3.2 开展环保教育,强化公民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 第65-66页 |
6.4 加强海洋资源管理 | 第66-67页 |
6.4.1 提高海洋资源意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 第66页 |
6.4.2 健全和完善政府海洋资源管理法规体系 | 第66页 |
6.4.3 加大海洋科学研究,注重开发与保护并重 | 第66-67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7-68页 |
7.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