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入式的推杆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1.3 推杆电机控制系统概述 | 第10-11页 |
1.4 国内外研究情况和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1.5 论文的整体思路和章节概括 | 第12-13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推杆电机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 第14-24页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4-15页 |
2.1.1 推杆电机控制系统部分硬件参数 | 第14-15页 |
2.1.2 推杆电机控制设计要实现的功能 | 第15页 |
2.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第15-18页 |
2.2.1 系统功能框图 | 第15-16页 |
2.2.2 建立系统模型 | 第16-18页 |
2.3 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 第18-20页 |
2.3.1 主控制芯片的选择 | 第18-19页 |
2.3.3 ARM嵌入式处理器概述 | 第19页 |
2.3.4 STM32F103RBT6微控制器 | 第19-20页 |
2.3.5 系统硬件总体框图 | 第20页 |
2.4 嵌入式软件平台的选型 | 第20-23页 |
2.4.1 嵌入式系统概述 | 第20-21页 |
2.4.2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类和选择 | 第21-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24-33页 |
3.1 硬件系统的设计框架 | 第24页 |
3.2 系统电源电路设计 | 第24-25页 |
3.3 复位电路设计 | 第25-26页 |
3.4 时钟电路设计 | 第26页 |
3.5 SWD接.电路设计 | 第26-28页 |
3.6 键盘接.电路设计 | 第28-29页 |
3.7 液晶屏接.电路设计 | 第29-30页 |
3.8 编码盘测速电路设计 | 第30-31页 |
3.9 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 第31-32页 |
3.10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操作系统移植和驱动层设计 | 第33-44页 |
4.1 μC/OS-II的移植 | 第33-35页 |
4.1.1 μC/OS-II的文件结构 | 第33-34页 |
4.1.2 μC/OS-II的移植 | 第34-35页 |
4.2 μC/GUI的移植 | 第35-39页 |
4.2.1 μC/GUI介绍 | 第35-36页 |
4.2.3 μC/GUI的移植流程 | 第36-39页 |
4.3 构建汉字字库 | 第39-40页 |
4.3.1 生成汉字字库 | 第39页 |
4.3.2 汉字字库的添加 | 第39-40页 |
4.4 系统驱动层设计 | 第40-43页 |
4.4.1 键盘驱动的设计 | 第41页 |
4.4.2 液晶屏显示驱动的设计 | 第41-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系统应用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44-52页 |
5.1 系统应用软件总体设计 | 第44页 |
5.2 系统μC/OS-II任务设计流程 | 第44-46页 |
5.3 推杆电机控制系统界面实现及操作流程 | 第46-51页 |
5.3.1 模式选择界面 | 第47-48页 |
5.3.2 复位检测界面 | 第48-49页 |
5.3.3 自动模式界面 | 第49-50页 |
5.3.4 手动模式界面 | 第50-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推杆电机控制系统测试 | 第52-60页 |
6.1 调试环境介绍 | 第52-54页 |
6.2 μC/OS-II操作系统测试实验 | 第54-56页 |
6.3 液晶屏显示实验 | 第56页 |
6.4 电机推杆位置调试分析 | 第56-59页 |
6.4.1 电机推杆位置的计算 | 第57-58页 |
6.4.2 电机推杆位置的误差分析 | 第58-59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