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吸附剂论文--活性炭论文

碱活化石油焦制备活性炭过程中插层钾的脱插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29页
    1.1 活性炭的基本特征第11-15页
        1.1.1 活性炭的微晶结构第11-12页
        1.1.2 活性炭的孔隙结构第12-14页
        1.1.3 活性炭的组成第14-15页
    1.2 活性炭的制备方法第15-17页
    1.3 KOH活化成孔机理第17-19页
    1.4 K-GICs的脱插机理第19-21页
    1.5 活性炭孔隙结构的调变方法第21-22页
        1.5.1 原料预处理第21-22页
        1.5.2 制备条件对活性炭孔道结构的影响第22页
    1.6 活性炭表面性质的调控第22-24页
        1.6.1 表面氧化改性第23页
        1.6.2 表面还原改性第23-24页
        1.6.3 表面酸碱改性第24页
    1.7 活性炭的应用第24-27页
        1.7.1 活性炭作为吸附剂的应用第25页
        1.7.2 活性炭作为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的应用第25-26页
        1.7.3 活性炭作为能量转化载体的应用第26-27页
        1.7.4 活性炭作为气体存储载体的应用第27页
    1.8 本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27-29页
2 活性炭样品的制备和表征第29-36页
    2.1 活性炭样品的制备第29-30页
        2.1.1 实验原料第29页
        2.1.2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9-30页
    2.2 制备工艺流程第30-32页
    2.3 引入脱插试剂后所制产物的表征方法第32-36页
        2.3.1 尾气分析第32页
        2.3.2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第32页
        2.3.3 Boehm滴定法第32-35页
        2.3.4 红外光谱分析第35页
        2.3.5 元素分析第35页
        2.3.6 X射线衍射分析第35-36页
3 脱插试剂的引入对所制活性炭孔隙结构的影响第36-57页
    3.1 不同脱插试剂的引入量对所制活性炭孔隙结构的影响第36-48页
        3.1.1 不同含量H_2O的引入对所制活性炭孔隙结构的影响第37-40页
        3.1.2 不同含量CH_3OH的引入对所制活性炭孔隙结构的影响第40-42页
        3.1.3 不同含量CH_3CH_2OH的引入对所制活性炭孔隙结构的影响第42-45页
        3.1.4 不同含量CH_3COOH的引入对所制活性炭的孔隙结构的影响第45-48页
    3.2 K-GICs脱插过程的反应性研究第48-52页
        3.2.1 脱插过程尾气分析第48-50页
        3.2.2 脱插过程产物分析第50-52页
    3.3 活性炭的脱插成孔机理研究第52-55页
        3.3.1 引入脱插试剂对所制活性炭晶型结构的影响第52-54页
        3.3.2 K-GICs的脱插成孔规律第54-55页
    3.4 本章小结第55-57页
4 脱插试剂的引入对所制活性炭表面特性影响第57-69页
    4.1 引入H_2O对所制活性炭表面特性的影响第57-61页
        4.1.1 引入不同含量H_2O后产物的滴定分析第57-58页
        4.1.2 引入H_2O后产物的红外分析第58-60页
        4.1.3 引入H_2O后产物的元素分析第60-61页
    4.2 引入CH_3OH对所制活性炭表面性质的影响第61-63页
        4.2.1 引入不同含量CH_3OH后产物的Boehm滴定分析第61页
        4.2.2 引入CH_3OH后产物的红外分析第61-62页
        4.2.3 引入CH_3OH后产物的元素分析第62-63页
    4.3 引入CH_3CH_2OH对所制活性炭表面性质的影响第63-65页
        4.3.1 引入不同含量CH_3CH_2OH后产物的Boehm滴定分析第63页
        4.3.2 引入CH_3CH_2OH后产物的红外分析第63-64页
        4.3.3 引入CH_3CH_2OH后产物的元素分析第64-65页
    4.4 引入CH_3COOH对所制活性炭表面性质的影响第65-67页
        4.4.1 引入不同含量CH_3COOH后产物Boehm滴定分析第65页
        4.4.2 引入CH_3COOH后产物的红外分析第65-66页
        4.4.3 引入CH_3COOH后产物的元素分析第66-67页
    4.5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结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噁二唑二元胺/双马来酰亚胺改性树脂体系的研究
下一篇:3-乙基-3-烯丙基甲氧基氧杂环丁烷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