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低碳型旅游景区的建设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8页 |
·选题缘起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系统研究法 | 第14页 |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 第14-15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15页 |
·规范分析法 | 第15页 |
·图件绘制法 | 第15页 |
·跨学科研究法 | 第15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8-44页 |
·低碳经济的相关研究 | 第18-23页 |
·低碳经济的概念 | 第18-19页 |
·低碳经济的研究综述 | 第19-23页 |
·绿色旅游的相关研究 | 第23-27页 |
·绿色旅游的涵义 | 第23-24页 |
·绿色旅游的发展 | 第24-27页 |
·生态旅游的相关研究 | 第27-33页 |
·生态旅游的概念 | 第27-28页 |
·生态旅游的研究综述 | 第28-33页 |
·低碳旅游的相关研究 | 第33-39页 |
·低碳旅游的概念 | 第33-34页 |
·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 | 第34-39页 |
·绿色旅游、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概念辨析 | 第39-40页 |
·低碳型旅游景区的概念提出 | 第40-44页 |
·旅游景区的概念 | 第40-41页 |
·低碳型旅游景区的概念 | 第41-44页 |
第3章 低碳型旅游景区的建设体系 | 第44-94页 |
·低碳型旅游景区管理体系的建设 | 第45-63页 |
·政策体系与行业标准 | 第45-52页 |
·低碳管理指标体系的建设 | 第52-56页 |
·碳排放统计体系 | 第56-60页 |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员工教育系统 | 第60-62页 |
·反馈与投诉机制体系 | 第62-63页 |
·低碳型旅游景区硬件设施体系的建设 | 第63-76页 |
·能源供应体系 | 第63-71页 |
·低碳建筑体系 | 第71-72页 |
·低碳交通系统 | 第72-74页 |
·景区绿化生态网络 | 第74页 |
·废弃物处理系统 | 第74-76页 |
·低碳化旅游服务体系的建设 | 第76-78页 |
·低碳型旅游景区旅游产品体系的建设 | 第78-87页 |
·低碳型旅游景区旅游产品的概念 | 第78-79页 |
·低碳型旅游景区旅游产品的构建 | 第79-84页 |
·低碳型旅游景区旅游产品的创新 | 第84-87页 |
·低碳型旅游景区的日常维护 | 第87-91页 |
·对旅游景区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 | 第87-88页 |
·对旅游服务体系的日常维护 | 第88页 |
·日常行为的低碳化建设 | 第88-91页 |
·低碳型旅游景区建设的支持体系 | 第91-94页 |
第4章 低碳型旅游景区的效益研究 | 第94-96页 |
·经济效益 | 第94页 |
·社会效益 | 第94-95页 |
·环境效益 | 第95-9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96-100页 |
·主要结论 | 第96-97页 |
·低碳旅游的概念界定 | 第96页 |
·低碳型旅游景区的概念界定 | 第96页 |
·低碳型旅游景区建设内容的研究 | 第96-97页 |
·低碳型旅游景区政策体系的构建 | 第97页 |
·低碳型旅游景区碳排放统计的构建 | 第97页 |
·低碳型旅游景区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 | 第97页 |
·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97-100页 |
·关于低碳型旅游景区建设的理论探讨 | 第98页 |
·关于数据的收集 | 第98页 |
·关于碳排放统计体系的构建 | 第98页 |
·低碳型旅游景区的量化评估与标准体系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6页 |
致谢 | 第106-10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108-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