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碳纳米管高密度接枝聚合物的结晶行为研究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1 绪论第17-45页
    1.1 碳纳米管的改性第17-22页
        1.1.1 碳纳米管的物理和化学改性第18-19页
        1.1.2 碳纳米管的小分子化学接枝改性第19-21页
        1.1.3 碳纳米管的聚合物化学接枝改性第21-22页
    1.2 聚合物的受限结晶行为第22-29页
        1.2.1 聚合物的空间受限结晶行为第23-26页
        1.2.2 聚合物的结构受限结晶行为第26-29页
    1.3 聚合物结晶的机理研究第29-37页
        1.3.1 聚合物结晶的自成核研究第30-34页
        1.3.2 聚合物结晶的红外光谱研究第34-37页
    1.4 纳米复合材料中聚合物晶体的取向结构第37-41页
        1.4.1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熔体结晶取向结构第38-39页
        1.4.2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溶液结晶取向结构第39-41页
    1.5 课题的提出第41-45页
2 碳纳米管接枝聚己内酯的合成第45-67页
    2.1 引言第45-46页
    2.2 实验部分第46-53页
        2.2.1 主要试剂及纯化第46-48页
        2.2.2 强酸氧化法制备MWNTs-g-PCL第48-49页
        2.2.3 [2+1]环加成法制备MWNTs-g-PCL第49-50页
        2.2.4 [2+4]环加成法制备MWNTs-g-PCL第50-52页
        2.2.5 表征方法第52-53页
    2.3 小分子接枝改性的MWNTs第53-56页
    2.4 PCL接枝改性的MWNTs第56-58页
    2.5 PCL接枝改性MWNTs的性能第58-64页
        2.5.1 MWNTs-g-PCLs的分散性第58-60页
        2.5.2 MWNTs-g-PCLs的结晶行为第60-64页
    2.6 [2+4]环加成法的选定及应用第64-66页
    2.7 本章小结第66-67页
3 碳纳米管接枝聚己内酯的等温结晶动力学第67-91页
    3.1 引言第67-68页
    3.2 实验部分第68-72页
        3.2.1 实验原料第68-71页
        3.2.2 测试方法第71-72页
    3.3 接枝PCL与均聚PCL以及PCL/MWNTs的等温结晶动力学第72-79页
    3.4 分子量对接枝PCL的等温结晶动力学影响第79-84页
    3.5 接枝密度对PCL的等温结晶动力学影响第84-89页
    3.6 本章小结第89-91页
4 碳纳米管接枝聚己内酯的自成核行为研究第91-109页
    4.1 引言第91-92页
    4.2 实验部分第92-94页
        4.2.1 实验原料第92-93页
        4.2.2 测试方法第93-94页
    4.3 接枝PCL与均聚PCL以及PCL/MWNTs的自成核行为第94-102页
    4.4 分子量以及接枝密度对接枝PCL自成核行为的影响第102-108页
        4.4.1 分子量对接枝PCL自成核行为的影响第102-104页
        4.4.2 接枝密度对PCL自成核行为的影响第104-108页
    4.5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5 碳纳米管接枝聚左旋乳酸结晶过程的红外研究第109-127页
    5.1 引言第109页
    5.2 实验部分第109-111页
        5.2.1 实验原料第109-110页
        5.2.2 测试方法第110-111页
    5.3 接枝PLLA与PLLA/MWNTs的等温和非等温结晶第111-112页
    5.4 接枝PLLA与PLLA/MWNTs等温结晶过程的一维红外研究第112-117页
    5.5 接枝PLLA与PLLA/MWNTs结晶过程的二维红外研究第117-125页
    5.6 本章小结第125-127页
6 碳纳米管接枝聚己内酯的溶液结晶行为第127-145页
    6.1 引言第127-128页
    6.2 实验部分第128-130页
        6.2.1 实验原料第128-129页
        6.2.2 溶液结晶方法第129-130页
        6.2.3 测试方法第130页
    6.3 接枝PCL与PCL/CNTs的溶液结晶形貌第130-131页
    6.4 CNTs结构对PCL/CNTs和接枝PCL溶液结晶形貌的影响第131-135页
        6.4.1 MWNTs结构对接枝PCL溶液结晶形貌的影响第131-132页
        6.4.2 MWNTs对PCL/MWNTs共混物溶液结晶形貌的影响第132-134页
        6.4.3 PCL/SWNTs共混物溶液结晶的形貌第134-135页
    6.5 PCL/CNTs与接枝PCL溶液结晶的晶体取向及机理分析第135-143页
        6.5.1 PCL/MWNTs溶液结晶后的晶体取向第135-140页
        6.5.2 接枝PCL溶液结晶后的晶体取向第140-141页
        6.5.3 接枝PCL与PCL/CNTs溶液结晶的晶体取向机理分析第141-143页
    6.6 溶剂对接枝PCL的溶液结晶形貌影响第143-144页
    6.7 本章小结第144-145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45-148页
    7.1 主要结论第145-146页
    7.2 工作展望第146-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67页
作者简介第167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67-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遗常室茧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苜蓿盲蝽的生物防治潜力
下一篇:小鼠前额叶皮层和丘脑网状核γ-氨基丁酸能神经环路的调控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