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粗糙集-集团序的建筑分包商评价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1-15页 |
1.2.1 工程分包管理 | 第11-12页 |
1.2.2 建筑分包商评价选择 | 第12-13页 |
1.2.3 建筑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研究 | 第13-15页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2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9-33页 |
2.1 建筑总承包商与分包商合作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1.1 价值链理论 | 第19页 |
2.1.2 交易成本理论 | 第19-20页 |
2.1.3 资源能力理论 | 第20-21页 |
2.1.4 建筑供应链理论 | 第21-22页 |
2.2 粗糙集理论概述 | 第22-30页 |
2.2.1 粗糙集理论的基本概念 | 第22-26页 |
2.2.2 粗糙集的属性约简与属性重要性 | 第26-30页 |
2.3 集团序方法概述 | 第30-33页 |
2.3.1 集团序问题假设和符号约定 | 第31页 |
2.3.2 方案的集团优先关系 | 第31页 |
2.3.3 集团序的稳定性 | 第31-33页 |
3 建筑分包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第33-45页 |
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思路 | 第33-34页 |
3.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33页 |
3.1.2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第33-34页 |
3.2 评价指标初步设计 | 第34-36页 |
3.2.1 传统分包商评价指标体系不足 | 第34-35页 |
3.2.2 基于建筑供应链的分包商评价指标 | 第35页 |
3.2.3 初步评价指标设计 | 第35-36页 |
3.3 最终指标体系的确认 | 第36-39页 |
3.4 评价指标的说明与量化 | 第39-45页 |
3.4.1 评价指标说明 | 第39-42页 |
3.4.2 评价指标的定量和离散化 | 第42-45页 |
4 建筑分包商综合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 第45-63页 |
4.1 评价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 第45-47页 |
4.1.1 常用的评价方法介绍 | 第45-46页 |
4.1.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46-47页 |
4.2 分包商评价模型构建 | 第47-53页 |
4.2.1 评价指标约简和权重的确定 | 第47-48页 |
4.2.2 基于方案集团序的评价方法 | 第48-52页 |
4.2.3 综合评价模型实施步骤 | 第52-53页 |
4.3 实证分析 | 第53-63页 |
4.3.1 企业介绍 | 第53-54页 |
4.3.2 企业分包商评价 | 第54-59页 |
4.3.3 分包商集团排序 | 第59-63页 |
5 建筑分包商分类管理策略 | 第63-73页 |
5.1 总承包商与分包商的博弈分析 | 第63-70页 |
5.1.1 基本假设条件 | 第63-64页 |
5.1.2 建立博弈模型 | 第64-70页 |
5.2 分包商库动态管理机制 | 第70-73页 |
5.2.1 建立分包商信息系统 | 第70页 |
5.2.2 针对具体工程选择分包商 | 第70页 |
5.2.3 分包商项目绩效评价 | 第70-71页 |
5.2.4 实施动态管理 | 第71-7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结论 | 第73页 |
6.2 展望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第83-85页 |
附录 | 第85-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