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4-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2.1 非许可类区块链的发展与区块链1. | 第16-18页 |
1.2.2 许可类区块链与区块链2. | 第18-20页 |
1.2.3 “互联网+”时代的区块链生态 | 第20-21页 |
1.3 本文工作 | 第21-22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22-24页 |
第2章 区块链共识协议介绍 | 第24-44页 |
2.1 区块链共识协议与分布式系统一致性问题 | 第24-27页 |
2.2 基于证明机制的非许可类区块链共识协议 | 第27-31页 |
2.2.1 工作量证明机制原理与特点 | 第27-30页 |
2.2.2 其它常见的证明机制算法 | 第30-31页 |
2.3 基于复制状态机理论的许可类区块链共识协议 | 第31-38页 |
2.3.1 复制状态机理论介绍 | 第31-33页 |
2.3.2 共识问题与一致性协议 | 第33-34页 |
2.3.3 经典的Paxos共识算法 | 第34-37页 |
2.3.4 强主节点特性的Raft共识算法与选举机制 | 第37-38页 |
2.4 拜占庭容错 | 第38-42页 |
2.4.1 拜占庭错误与共识问题 | 第38-39页 |
2.4.2 三个进程的不可能性 | 第39-40页 |
2.4.3 单拜占庭错误的解决方法 | 第40页 |
2.4.4 PBFT拜占庭容错算法 | 第40-4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3章 Dynasty共识协议的设计 | 第44-69页 |
3.1 Raft共识算法介绍与日志复制安全局限性分析 | 第44-48页 |
3.1.1 算法概述 | 第44-45页 |
3.1.2 选举机制 | 第45-46页 |
3.1.3 日志复制 | 第46-47页 |
3.1.4 日志复制安全局限性 | 第47-48页 |
3.2 Dynasty共识协议 | 第48-55页 |
3.2.1 算法概述 | 第48-51页 |
3.2.2 二阶段提交规则 | 第51-53页 |
3.2.3 视图转换 | 第53-55页 |
3.3 Dynasty共识协议分析 | 第55-59页 |
3.3.1 安全性分析 | 第55-57页 |
3.3.2 系统活性分析 | 第57-59页 |
3.4 Dynasty共识协议消息传递展示 | 第59-6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4章 基于Dynasty协议的D-Chain许可类区块链的设计与实现 | 第69-75页 |
4.1 D-Chain许可类区块链的三层结构 | 第69-71页 |
4.1.1 共识层结构 | 第69-70页 |
4.1.2 存储层结构 | 第70页 |
4.1.3 查询层结构 | 第70-71页 |
4.2 客户端交互 | 第71-72页 |
4.3 系统容错分析 | 第72-74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74-75页 |
第5章 D-Chain的数字内容保护应用与性能分析 | 第75-86页 |
5.1 D-Chain的数字内容保护应用场景 | 第75-80页 |
5.1.1 二手车交易市场的数字内容保护解决方案 | 第75-78页 |
5.1.2 不动产登记的数字内容保护解决方案 | 第78-80页 |
5.2 D-Chain系统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80-85页 |
5.2.1 测试方法与环境 | 第80-81页 |
5.2.2 交易数据吞吐量测试 | 第81-83页 |
5.2.3 交易数据延迟测试 | 第83-84页 |
5.2.4 结果分析 | 第84-8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86-90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86-87页 |
6.2 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87-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8页 |
致谢 | 第98-100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