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人工智能理论论文--人工神经网络与计算论文

突触对神经元网络共振的调控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研究背景第10-15页
        1.2.1 突触第10-11页
        1.2.2 突触可塑性第11-13页
        1.2.3 神经元网络共振第13-14页
        1.2.4 神经元网络同步第14-15页
    1.3 研究思路第15页
    1.4 主要贡献第15页
    1.5 内容安排第15-17页
第二章 混合突触对小世界神经元网络随机共振的调控作用第17-33页
    2.1 混合突触小世界神经元网络模型第17-19页
    2.2 混合突触对神经元网络随机共振的影响第19-24页
    2.3 网络拓扑结构对神经元网络随机共振的影响第24-25页
    2.4 信息传递时滞对混合神经元网络随机共振的影响第25-31页
        2.4.1 时滞诱发的多重随机共振第25-28页
        2.4.2 时滞对单重随机共振特性的影响第28-29页
        2.4.3 时滞与网络拓扑对随机共振特性的影响第29-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STDP对小世界神经元网络相干共振和同步的调控作用第33-48页
    3.1 STDP对突触耦合强度的调节第33-39页
        3.1.1 STDP调节机制第33-36页
        3.1.2 STDP对小世界神经元网络连接结构的影响第36-39页
    3.2 STDP对神经元网络相干共振的调控作用第39-43页
    3.3 STDP对神经元网络放电同步性的影响第43-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STDP对小世界神经元网络随机共振的调控作用第48-58页
    4.1 自适应小世界神经元网络的随机共振现象第48-54页
        4.1.1 STDP对神经元网络随机共振的影响第48-50页
        4.1.2 平均耦合强度对神经元网络随机共振的影响第50-52页
        4.1.3 网络拓扑结构对神经元网络随机共振的影响第52-54页
    4.2 时滞对自适应神经元网络随机共振的影响第54-57页
    4.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5.1 总结第58-59页
    5.2 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7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明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快速THz-TDS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下一篇:视觉显著性检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