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6页 |
1 导论 | 第16-25页 |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第16-18页 |
·历史文献综述 | 第18-21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第21-23页 |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3-25页 |
2 资产价格泡沫膨胀——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 | 第25-45页 |
·资产定价与泡沫 | 第25-35页 |
·资产、资产价格泡沫的含义 | 第25-27页 |
·资产基础价值的决定 | 第27-30页 |
·资产价格泡沫的存在性问题研究 | 第30-35页 |
·大型金融危机事件的历史回顾 | 第35-42页 |
·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 | 第35-38页 |
·日本经济危机 | 第38-39页 |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 第39-40页 |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 | 第40-42页 |
·金融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资产价格泡沫破裂 | 第42-45页 |
·恶性金融危机的典型特征 | 第42-44页 |
·若干启示 | 第44-45页 |
3 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制 | 第45-68页 |
·影响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微观因素分析 | 第45-49页 |
·预期对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影响 | 第45-46页 |
·非对称信息对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影响 | 第46-49页 |
·影响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宏观因素分析 | 第49-56页 |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对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影响 | 第49-53页 |
·金融自由化对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影响 | 第53-55页 |
·银行信贷扩张对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影响 | 第55-56页 |
·影响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最根本原因——信用扩张 | 第56-68页 |
·信用扩张是泡沫形成最根本原因的理论依据 | 第56-58页 |
·信用扩张是泡沫形成最根本原因的史料分析 | 第58-68页 |
4 资产价格泡沫与银行信用扩张的相互作用机制 | 第68-82页 |
·信用扩张在资产价格泡沫膨胀中的推动机制 | 第68-76页 |
·银行信贷推动资产泡沫形成的理论依据 | 第68-71页 |
·信贷扩张和资产价格泡沫的AG模型 | 第71-74页 |
·加入未来预期因素的AG模型 | 第74-76页 |
·小结 | 第76页 |
·资产价格泡沫膨胀推动银行信用的扩张机制 | 第76-82页 |
·资产价格变动对企业获得银行信贷的影响 | 第77-79页 |
·资产价格变动对信贷供给的影响 | 第79-80页 |
·资产价格变动对信贷需求的影响 | 第80-82页 |
5 资产价格泡沫引发金融危机的机制分析 | 第82-108页 |
·资产价格泡沫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第82-93页 |
·资产价格泡沫对总消费需求的影响 | 第82-84页 |
·资产价格泡沫对总投资需求的影响 | 第84-89页 |
·资产价格泡沫对总货币需求的影响 | 第89-93页 |
·小结 | 第93页 |
·资产价格泡沫引发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 | 第93-102页 |
·信用紧缩引发资产价格泡沫破灭 | 第93-96页 |
·泡沫破裂向银行危机的传导 | 第96-100页 |
·危机向实体经济的传导 | 第100-101页 |
·引发金融危机的资产价格泡沫程度的界定 | 第101-102页 |
·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研究 | 第102-108页 |
·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 | 第102-104页 |
·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的干预与治理 | 第104-106页 |
·金融危机爆发后央行的货币政策选择 | 第106-108页 |
6 我国资产价格泡沫的现状研究 | 第108-146页 |
·我国资产价格的走势与现状分析 | 第108-121页 |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 第108-117页 |
·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 第117-120页 |
·小结 | 第120-121页 |
·我国资产价格泡沫的存在性问题研究 | 第121-127页 |
·我国股票市场泡沫存在性的实证检验 | 第121-125页 |
·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存在性的实证检验 | 第125-127页 |
·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与资产价格泡沫 | 第127-146页 |
·我国的对外贸易顺差与资本流入的现状 | 第127-132页 |
·我国的银行信用扩张状况分析 | 第132-137页 |
·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对资产价格泡沫膨胀的影响 | 第137-146页 |
7 我国防范金融危机的对策建议 | 第146-163页 |
·建立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控制全球的信用扩张 | 第146-149页 |
·建立一套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控制全球的货币供给 | 第146-148页 |
·完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 | 第148-149页 |
·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增加汇率弹性,缓解巨额贸易顺差 | 第149-150页 |
·合理推进金融自由化改革 | 第150-154页 |
·加强金融监管,增强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 第154-160页 |
·加强金融监管 | 第154-157页 |
·加强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 第157-160页 |
·夯实实体经济,有效疏导虚拟经济领域资金 | 第160-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163-169页 |
后记 | 第169-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