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第11-14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第14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 创新点与研究不足第15-16页
第2章 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基础第16-24页
    2.1 国外对共享发展思想的探索第16-18页
        2.1.1 古代西方学者对共享发展理念的论述第16-17页
        2.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享发展理念的论述第17-18页
    2.2 国内对共享发展理念的探索第18-23页
        2.2.1 中国古代共享发展理念的追溯第18-19页
        2.2.2 中国近代共享发展理念的探寻第19-20页
        2.2.3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享发展理念的阐发第20-21页
        2.2.4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享发展的阐释第21-22页
        2.2.5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享发展的探索第22-23页
    2.3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酝酿提出第24-29页
    3.1 共享发展理念的初步形成第24-25页
        3.1.1 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第24-25页
        3.1.2 人民共筑中国梦第25页
    3.2 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发展过程第25-28页
        3.2.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第26页
        3.2.2 全面深化改革以人民利益为方向第26-27页
        3.2.3 全面依法治国以人民利益为原则第27页
        3.2.4 全面从严治党以人民利益为宗旨第27-28页
    3.3 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最终形成第28页
    3.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4章 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内容体系第29-38页
    4.1 共享发展理念的主体:人人共享第29-31页
        4.1.1 促进全民共享实现公平正义第30-31页
        4.1.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合作共赢第31页
    4.2 共享发展理念的客体:全面享有第31-35页
        4.2.1 共享发展理念的经济维度第32-33页
        4.2.2 共享发展理念的政治视野第33页
        4.2.3 共享发展理念的文化向度第33-34页
        4.2.4 共享发展理念的社会指向第34-35页
        4.2.5 共享发展理念的生态归属第35页
    4.3 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现:共建与渐进共享第35-37页
        4.3.1 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现目标第35-36页
        4.3.2 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现途径:人人共建实现第36-37页
        4.3.3 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现过程:渐进实现第37页
    4.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5章 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第38-49页
    5.1 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面临的重大机遇第38-39页
        5.1.1 互利协作的共享经济的迅速发展第38-39页
        5.1.2 互利共赢的开放格局的逐步构建第39页
    5.2 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面对的主要障碍第39-43页
        5.2.1 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第40-41页
        5.2.2 制度机制完善不周全第41页
        5.2.3 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第41-42页
        5.2.4 人民群众认识不到位第42-43页
    5.3 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逻辑第43-48页
        5.3.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43-44页
        5.3.2 做好有效制度安排第44-45页
        5.3.3 实施均衡发展战略第45-47页
        5.3.4 凝聚社会共识第47-48页
    5.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结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建设视角下安徽省农村医养结合研究
下一篇:枣庄市峄城区街道办事处社区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