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装配框架结构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4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1.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 第9-14页 |
| 1.2.1 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 | 第9-11页 |
| 1.2.2 预应力混凝土的应用 | 第11-13页 |
| 1.2.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分类 | 第13-14页 |
| 1.3 结构减震控制的原理 | 第14-16页 |
| 1.4 国内外装配框架结构研究进展 | 第16-23页 |
| 1.4.1 国外装配框架结构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 1.4.2 国内装配框架节点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 1.5 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23-24页 |
| 1.5.1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 1.5.2 研究目标 | 第23-24页 |
| 第2章 计算模型及理论分析 | 第24-36页 |
| 2.1 框架节点的分类 | 第24-26页 |
| 2.2 框架节点的破坏和受力机理 | 第26-31页 |
| 2.3 框架节点的耗能机制 | 第31-32页 |
| 2.4 框架节点的强度要求 | 第32-33页 |
| 2.5 预应力对节点抗震特性的影响 | 第33-36页 |
| 2.5.1 预应力能够提高节点的抗剪承载能力 | 第33-34页 |
| 2.5.2 预应力对节点延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 2.5.3 预应力对梁筋锚固性能的影响 | 第35-36页 |
| 第3章 试验概况 | 第36-51页 |
| 3.1 试件设计 | 第36-43页 |
| 3.1.1 相似理论 | 第36页 |
| 3.1.2 试件边界条件 | 第36-37页 |
| 3.1.3 试件设计 | 第37-43页 |
| 3.2 试件制作 | 第43-47页 |
| 3.2.1 试件浇筑 | 第43-45页 |
| 3.2.2 材料破坏过程 | 第45-46页 |
| 3.2.3 试件装配 | 第46-47页 |
| 3.3 试验装置 | 第47-48页 |
| 3.4 试验加载方案 | 第48-49页 |
| 3.5 试验测量内容 | 第49-51页 |
| 第4章 试验现象及数据处理分析 | 第51-60页 |
| 4.1 试验现象 | 第51-55页 |
| 4.2 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 | 第55-57页 |
| 4.3 节点的刚度、延性和耗能能力 | 第57-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导师简介 | 第66页 |
| 企业导师简介 | 第66-67页 |
| 作者简介 | 第67-68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