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世界遗产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第10-11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1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1页 |
1.5 本论文的章节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第二章 需求分析 | 第12-27页 |
2.1 设计目标和原则 | 第12-13页 |
2.1.1 项目目标 | 第12页 |
2.1.2 项目任务 | 第12-13页 |
2.2 业务流程分析 | 第13页 |
2.4 系统功能分析 | 第13-19页 |
2.4.1 台帐数据维护 | 第13-14页 |
2.4.2 日常监测 | 第14-17页 |
2.4.3 预警分析 | 第17-18页 |
2.4.4 维护保养 | 第18-19页 |
2.4.5 过程监督 | 第19页 |
2.5 技术需求分析 | 第19-27页 |
2.5.1 关键技术 | 第19-27页 |
第三章 系统设计 | 第27-53页 |
3.1 总体设计 | 第27-30页 |
3.1.1 总体架构设计 | 第27-28页 |
3.1.2 系统网络架构设计 | 第28-29页 |
3.1.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29-30页 |
3.2 系统详细设计 | 第30-47页 |
3.2.1 GIS导航模式 | 第30页 |
3.2.2 台帐维护 | 第30-35页 |
3.2.3 保护措施 | 第35-36页 |
3.2.4 保存状况 | 第36-38页 |
3.2.5 环境景观控制 | 第38页 |
3.2.6 缓冲区 | 第38页 |
3.2.7 自然威胁 | 第38-39页 |
3.2.8 生态环境 | 第39页 |
3.2.9 旅游 | 第39-43页 |
3.2.10 社会经济条件 | 第43-45页 |
3.2.11 资源灭失管理 | 第45页 |
3.2.12 报表管理 | 第45页 |
3.2.13 业务管理 | 第45-46页 |
3.2.14 接口服务 | 第46-47页 |
3.3 数据库设计 | 第47-53页 |
3.3.1 数据库逻辑结构 | 第47页 |
3.3.2 数据库表设计 | 第47-53页 |
第四章 系统实现 | 第53-102页 |
4.1 系统登录 | 第53-54页 |
4.2 西湖概述 | 第54-58页 |
4.3 文化景观 | 第58-85页 |
4.3.1 自然山水 | 第58-65页 |
4.3.2 两堤三岛 | 第65-71页 |
4.3.3 景观格局 | 第71-72页 |
4.3.4 题名景观 | 第72页 |
4.3.5 景点信息 | 第72-74页 |
4.3.6 建筑物 | 第74-76页 |
4.3.7 陈设类 | 第76-79页 |
4.3.8 植物类 | 第79-82页 |
4.3.9 文化史迹 | 第82-83页 |
4.3.10 景观植物 | 第83-84页 |
4.3.11 龙井茶园 | 第84-85页 |
4.4 监测预警管理 | 第85-100页 |
4.4.1 监测预警 | 第85-93页 |
4.4.2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 第93-94页 |
4.4.3 文献与学术 | 第94-98页 |
4.4.4 档案管理 | 第98-100页 |
4.5 技术实现途径 | 第100-102页 |
4.5.1 对外数据接口 | 第100页 |
4.5.2 地理信息服务 | 第100页 |
4.5.3 软件平台选择 | 第100-101页 |
4.5.4 系统软硬件环境设计 | 第101-102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102-107页 |
5.1 系统测试报告 | 第102-106页 |
5.1.1 测试环境 | 第102页 |
5.1.2 测试内容及方法 | 第102-104页 |
5.1.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104-106页 |
5.2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106页 |
5.3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