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诊断超声宽带声束形成技术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2页
        1.2.1 超声成像技术研究进展第10-11页
        1.2.2 声束形成技术研究进展第11-12页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第12-14页
第二章 超声成像系统及声束形成原理第14-30页
    2.1 超声成像第14-16页
        2.1.1 超声系统第14-15页
        2.1.2 诊断超声成像主要性能指标第15-16页
    2.2 接收声束形成第16-24页
        2.2.1 聚焦技术第19-21页
        2.2.2 变迹技术第21-23页
        2.2.3 多声束形成技术第23-24页
    2.3 时间延迟精度分析第24-28页
        2.3.1 时延精度与空间分辨率的关系第24-26页
        2.3.2 时延精度与对比度分辨率的关系第26-27页
        2.3.3 数字式时延控制第27-28页
    2.4 信号处理模型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可变分数时延滤波器设计及其对超声图像的影响第30-51页
    3.1 分数时延滤波器原理第30-32页
    3.2 Farrow滤波器第32-33页
    3.3 滤波器组原型的多项式拟合第33-34页
    3.4 滤波器组原型的设计方法和比较第34-49页
        3.4.1 最大平坦设计法第35-40页
        3.4.2 等波纹设计法第40-44页
        3.4.3 最小二乘设计法第44-48页
        3.4.4 原型滤波器组设计方法的比较第48-49页
    3.5 VFD Farrow滤波器对超声声束形成的影响第49-50页
    3.6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基于最佳对比度的宽带诊断超声声束形成技术第51-63页
    4.1 宽带声束形成技术第51-53页
    4.2 约束最小二乘(CLS)最佳变迹设计第53-58页
        4.2.1 瞬时空间响应的定义第53-54页
        4.2.2 基于GCR的FIR滤波器组系数计算第54-57页
        4.2.3 输出信噪比(SNR)分析第57-58页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58-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宽带声束形成器的FPGA实现第63-76页
    5.1 基于FPGA的数字设计技术第63-65页
        5.1.1 FPGA逻辑设计原则第64-65页
        5.1.2 FPGA与声束形成器设计第65页
    5.2 宽带声束形成结构设计第65-68页
    5.3 高精度动态聚焦设计第68-72页
        5.3.1 Farrow滤波器的优化实现第69-71页
        5.3.2 粗延时设计第71-72页
    5.4 宽带声束形成器的变迹实现第72-75页
    5.5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面向微型核磁共振的射频发射电路研究
下一篇:高精度全光量化的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