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基于病理组织学变化评价运用益气活血法治疗胃络瘀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缩略词表第7-8页
前言第8-9页
临床试验研究第9-29页
    1.研究对象第9-11页
        1.1 病例来源第9页
        1.2 西医诊断标准第9-10页
        1.3 中医诊断标准第10页
        1.4 研究病例标准第10-11页
    2.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第11-16页
        2.1 治疗前病例比较第11-13页
        2.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2.3 观察指标第14-15页
        2.4 临床疗效评定第15-16页
        2.5 安全性评价第16页
        2.6 统计方法第16页
    3.试验结果第16-20页
        3.1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分析第16-17页
        3.2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第17-18页
        3.3 治疗前后病理组织积分分析第18-19页
        3.4 治疗前后病理疗效评价第19页
        3.5 安全性评价第19-20页
    4 讨论第20-25页
        4.1 导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理念第20-22页
        4.2 组方及方义第22页
        4.3 方中单味药药物的中医功效及现代药理学研究第22-24页
        4.4 研究结果分析第24-25页
            4.4.1 益气活血法(自拟方)对胃络瘀血型CAG患者临床疗效说明第24页
            4.4.2 益气活血法(自拟方)对胃络瘀血型CAG患者病理组织改善说明第24页
            4.4.3 益气活血法(自拟方)对胃络瘀血型CAG患者安全性说明第24-25页
    5.结论第25页
    6.不足与展望第25-26页
    参考文献第26-29页
文献综述第29-41页
    1.现代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认识第29-33页
        1.1 流行病学调查第29页
        1.2 病因机制认识第29-31页
        1.3 治则治法研究第31-32页
        1.4 预后第32-33页
    2 中医学对CAG的认识第33-37页
        2.1 古代医家对CAG的病因认识第33页
        2.2 现代医家对CAG病因病机的认识第33-35页
        2.3 气虚血瘀与CAG的病理关系第35页
        2.4 中医药治疗CAG第35-37页
    3.总结与展望第37-38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38-41页
致谢第41-42页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42-43页
附录第43-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神通络针刺法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地西他滨与传统治疗方法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MDS-RAEB)疗效的临床对照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