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小电流系统选线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国外选线研究状况 | 第9页 |
1.2.2 我国选线研究状况 | 第9-10页 |
1.2.3 主要选线方法 | 第10-12页 |
1.2.4 主要存在困难 | 第12-13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稳态和暂态过程分析 | 第15-23页 |
2.1 小电流系统故障稳态过程分析 | 第15-19页 |
2.1.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稳态过程 | 第15-17页 |
2.1.2 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故障稳态过程 | 第17-19页 |
2.2 小电流系统故障暂态过程分析 | 第19-22页 |
2.2.1 暂态电容电流 | 第20-21页 |
2.2.2 暂态电感电流 | 第21页 |
2.2.3 暂态接地电流 | 第21-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特征量的提取 | 第23-29页 |
3.1 小波能量 | 第23-26页 |
3.1.1 小波变换的定义 | 第23-24页 |
3.1.2 Mallat 分解算法 | 第24-25页 |
3.1.3 小波分析法提取暂态小波能量 | 第25-26页 |
3.2 五次谐波分量 | 第26-27页 |
3.3 零序有功分量 | 第2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 Matlab 仿真 | 第29-46页 |
4.1 Matlab 软件介绍 | 第29-30页 |
4.1.1 Simulink 软件 | 第29-30页 |
4.1.2 SimPowerSystems 库 | 第30页 |
4.1.3 Matlab 建模方法 | 第30页 |
4.2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 第30-45页 |
4.2.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接地故障仿真 | 第32-38页 |
4.2.2 故障距离、接地电阻与故障相角对接地故障的影响 | 第38-39页 |
4.2.3 电弧高阻接地故障仿真 | 第39-40页 |
4.2.4 混合线缆接地故障仿真 | 第40-43页 |
4.2.5 噪声干扰下的接地故障仿真 | 第43-44页 |
4.2.6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接地故障仿真 | 第44-4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概率神经网络模式识别选线方法 | 第46-63页 |
5.1 模式识别技术 | 第46页 |
5.2 数据融合技术 | 第46-47页 |
5.3 概率神经网络介绍 | 第47-52页 |
5.3.1 神经网络概念 | 第47-48页 |
5.3.2 概率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概述 | 第48-51页 |
5.3.3 概率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算法 | 第51-52页 |
5.4 数据归一化处理 | 第52页 |
5.5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选线方法 | 第52-55页 |
5.6 概率神经网络模式识别选线仿真 | 第55-60页 |
5.7 spread 值对概率神经网络的影响 | 第60页 |
5.8 与概率神经网络单一特征量选线的比较 | 第60-61页 |
5.9 与 BP 神经网络故障选线的比较 | 第61-62页 |
5.10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小电流系统选线装置设计 | 第63-70页 |
6.1 整体方案设计 | 第63-64页 |
6.2 DSP 数据采集器 | 第64-66页 |
6.2.1 AD 采样 | 第64页 |
6.2.2 低通滤波器 | 第64-65页 |
6.2.3 故障判断电路 | 第65-66页 |
6.3 ARM 故障诊断机 | 第66页 |
6.4 通信设计 | 第66-67页 |
6.4.1 数据采集器与故障诊断机的通信 | 第66-67页 |
6.4.2 故障诊断机网络通信 | 第67页 |
6.5 监控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 第67-68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7.1 结论 | 第70页 |
7.2 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