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草地学、草原学论文--草原土壤学论文

中国北方主要草地类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9-11页
1 引言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生物因素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第12-14页
        1.2.2 非生物因素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第14-16页
        1.2.3 草地管理方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第16-17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2 研究地区的自然概况及研究方法第18-27页
    2.1 研究地区的自然概况第18-20页
        2.1.1 地理位置第18-19页
        2.1.2 气候特点第19页
        2.1.3 土壤特征第19-20页
        2.1.4 植被特征第20页
    2.2 研究方法第20-27页
        2.2.1 样地设置第20页
        2.2.2 取样时间和取样方法第20-21页
        2.2.3 土壤微生物群落分析第21-23页
        2.2.4 土壤理化指标分析第23-26页
        2.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26-2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7-44页
    3.1 土壤理化性质第27-32页
        3.1.1 土壤含水量第27-28页
        3.1.2 土壤pH值第28-29页
        3.1.3 土壤电导率第29页
        3.1.4 土壤有机碳含量第29-30页
        3.1.5 土壤全氮含量第30-31页
        3.1.6 土壤全磷含量第31-32页
        3.1.7 土壤碳氮比第32页
        3.1.8 土壤氮磷比第32页
    3.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第32-34页
    3.3 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第34-36页
        3.3.1 土壤细菌种系型丰富度第34-35页
        3.3.2 土壤细菌多样性第35-36页
        3.3.3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第36页
    3.4 土壤微生物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第36-44页
        3.4.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互关系第36-38页
        3.4.2 土壤细菌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指标的相互关系第38-42页
        3.4.3 土壤细菌优势类群相对多度与土壤理化指标的关系第42-44页
4 讨论第44-48页
    4.1 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及调控因子第44-45页
    4.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规律及驱动因子第45-46页
    4.3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及作用机制第46-48页
5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8页
附录第58-61页
后记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合益生菌对奶牛产奶性能、免疫功能及粪便有害气体释放的影响
下一篇:富硒女贞子防治小鼠热应激作用及其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