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遗址论文

夏商城市规划和布局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10页
插图目录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6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1-16页
        一 夏商时空范围的界定第11-14页
            (一) 夏商的时间范围第11-13页
            (二) 夏商的空间范围第13-14页
        二 城、城市、夏商城市第14-15页
        三 规划和布局第15-16页
    第二节 夏商城市规划和布局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16-18页
        一 研究历史第16-18页
        二 研究现状与不足第18页
    第三节 文章选题意义、目的和研究理论方法第18-19页
        一 研究意义第18-19页
        二 研究目的第19页
        三 研究方法第19页
    第四节 夏商城市的发现与确定第19-26页
        一 文献记载的夏商城市第19-20页
        二 考古发现的夏商城市第20-26页
            (一) 夏代城市的发现第20-22页
            (二) 商代城市的发现第22-26页
第二章 夏商城市规划研究第26-54页
    第一节 夏商城市的选址因素第26-29页
        一 城市区位的选择第26-28页
        二 具体位置的选择第28页
        三 城市选址特点第28-29页
    第二节 城垣和护城壕的规划第29-47页
        一 城垣的规划第29-45页
            (一) 单一城垣第30-34页
            (二) 双重城垣第34-39页
            (三) 无城垣第39-41页
            (四) 城垣规划特点第41-45页
        二 护城壕的规划第45-47页
            (一) 闭合型护城壕第45-46页
            (二) 非闭合型护城壕第46-47页
            (三) 护城壕规划特点第47页
    第三节 城市功能区规划第47-54页
        一 居住区规划第48-49页
            (一) 宫殿区的规划第48页
            (二) 普通居住区的规划第48-49页
        二 墓地规划第49-52页
            (一) 王陵区的规划第49-50页
            (二) 普通墓地的规划第50-52页
        三 城市功能区规划特征第52-54页
第三章 夏商城市的布局研究第54-75页
    第一节 宫殿区的布局制度第54-56页
        一 前朝后寝第54-55页
        二 左祖右社第55-56页
    第二节 手工业作坊布局第56-60页
    第三节 水利设施布局第60-64页
        一 池苑的位置第60-61页
        二 给排水设施第61-64页
            (一) 给水设施第61-62页
            (二) 排水设施第62-64页
        三 水利设施布局特点第64页
    第四节 道路布局第64-65页
    第五节 中轴线布局第65-69页
        一 城市中轴线对称第65-66页
        二 宫殿区中轴线布局第66-68页
        三 夏商城市中轴线布局特征第68-69页
    第六节 夏商城市群布局第69-75页
        一 夏代城市群布局第69-71页
        二 商代城市群布局第71-74页
        三 夏商城市群布局特征第74-75页
第四章 相关问题的研究第75-86页
    第一节 “殷人尊东北方位”的思考第75-80页
        一 “殷人尊东北方位”的提出第75页
        二 “殷人尊东北方位”辨析第75-80页
    第二节 城郭制度的形成第80-83页
    第三节 夏商城市的等级制度第83-86页
第五章 结语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4页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94-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阳汉画像石墓门初步研究
下一篇:唐代进士宴会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