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1.2 结构整体安全评估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结构整体安全评估概述 | 第10-11页 |
1.2.2 结构极限承载力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3 考虑应变硬化的极限承载力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3 结构疲劳评估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3.1 疲劳分析经典理论 | 第15-17页 |
1.3.2 疲劳评估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20-34页 |
2.1 结构整体安全评估 | 第20-24页 |
2.1.1 概述 | 第20页 |
2.1.2 弹塑性增量分析法 | 第20-21页 |
2.1.3 弹性模量缩减法 | 第21-24页 |
2.2 结构疲劳评估 | 第24-34页 |
2.2.1 结构疲劳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24-27页 |
2.2.2 焊接结构疲劳评估方法 | 第27-34页 |
第三章 考虑应变硬化下基于弹性模量缩减法的结构整体安全评估 | 第34-50页 |
3.1 概述 | 第34页 |
3.2 结构分析的弹塑性本构关系 | 第34-36页 |
3.3 考虑应变硬化的弹性模量缩减法 | 第36-44页 |
3.3.1 基于应变能等效的屈服强度 | 第37-39页 |
3.3.2 考虑应变硬化的弹性模量缩减法 | 第39-40页 |
3.3.3 极限承载力算例分析 | 第40-44页 |
3.4 考虑应变硬化的结构整体安全评估 | 第44-48页 |
3.4.1 结构整体安全评估 | 第44-45页 |
3.4.2 基于弹塑性增量分析法的整体安全评估 | 第45-47页 |
3.4.3 基于弹性模量缩减法的整体安全评估 | 第47-48页 |
3.5 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基于弹性模量缩减法的局部应变和结构应变计算方法 | 第50-61页 |
4.1 概述 | 第50页 |
4.2 局部应变与结构应变 | 第50-53页 |
4.2.1 局部应变 | 第50-52页 |
4.2.2 结构应变 | 第52-53页 |
4.3 基于弹性模量缩减法的局部应变和结构应变分析方法 | 第53-56页 |
4.3.1 计算方法 | 第53-55页 |
4.3.2 计算步骤及流程 | 第55-56页 |
4.4 局部应变和结构应变分析算例 | 第56-60页 |
4.4.1 中心圆孔长板 | 第56-58页 |
4.4.2 布里奇曼缺口圆棒 | 第58-60页 |
4.5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基于弹性模量缩减法的焊接结构疲劳评估 | 第61-73页 |
5.1 基于结构应力的Master S-N疲劳评估方法与验证 | 第61-63页 |
5.1.1 原理及流程 | 第61-62页 |
5.1.2 对接焊缝试验验证 | 第62-63页 |
5.2 基于结构应变的Master S-N疲劳评估方法与验证 | 第63-69页 |
5.2.1 基于结构应变的Master S-N疲劳评估方法 | 第63-64页 |
5.2.2 基于结构应变的疲劳评估试验验证 | 第64-68页 |
5.2.3 基于弹塑性增量分析法的疲劳评估与验证 | 第68-69页 |
5.3 基于弹性模量缩减法的焊接结构疲劳评估与验证 | 第69-72页 |
5.3.1 疲劳评估方法与流程 | 第69-71页 |
5.3.2 试验验证 | 第71-72页 |
5.4 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结论 | 第73页 |
6.2 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