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转型期失地农民问题研究--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引言第11-16页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2. 选题意义第12页
 (二) 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4-15页
 (四) 文章的基本框架第15-16页
一、失地农民问题的基本理论基础第16-20页
 (一) 土地地租理论第16-17页
 (二) 土地价格理论第17页
 (三) 社会保障理论第17-18页
 (四) 土地制度理论第18-20页
二、河南省郑州市失地农民的现状第20-27页
 (一) 失地农民规模庞大,增幅速度快第20-22页
 (二) 失地农民分布不均第22-23页
 (三) 土地闲置现象严重第23页
 (四) 失地农民呈现老龄化趋势第23-24页
 (五) 失地农民文化程度低第24-25页
 (六) 失地农民家庭经济收入减少第25-27页
三、失地农民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第27-36页
 (一) 失地农民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7-31页
  1. 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第27页
  2. 征地补偿费用低,补偿分配混乱第27-28页
  3. 征地工作透明度低第28-29页
  4. 缺乏社会保障,再就业困难第29-30页
  5. 失地农民面临被“边缘化”第30-31页
 (二) 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第31-36页
  1. 城镇化进程是产生失地农民的客观原因第31-32页
  2.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缺陷第32-33页
  3. 土地征用制度不健全第33-34页
  4. 征地补偿机制不完善第34-35页
  5. 农民自身的弱势性第35-36页
四、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社会影响第36-39页
 (一) 失地造成农民分异与心态变化第36页
 (二) 对粮食安全构成较大的隐患第36-37页
 (三) 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第37-39页
五、转型期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第39-50页
 (一)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第39-42页
  1. 改革土地产权制度,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第39-40页
  2. 规范土地流转制度第40-41页
  3. 因地制宜的开展土地股份合作制第41-42页
 (二) 规范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第42-45页
  1. 严格限定土地征用范围,明确公共利益界定第42-43页
  2. 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第43-44页
  3. 尝试多样化补偿方式第44页
  4. 规范征地补偿程序,加强管理和监督第44-45页
 (三) 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第45-48页
  1. 健全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46页
  2. 健全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第46-47页
  3. 健全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制度第47-48页
  4. 健全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制度第48页
 (四) 强化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能力第48-50页
结语第50-51页
注释第51-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附录第58-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南屯矿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模拟研究
下一篇:区县级政府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径选择--以枣庄市峄城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