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5-7页 |
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3-14页 |
文献回顾 | 第14-21页 |
第一部分 不同感兴趣区设置方法对肝癌 ADC 值测量及观察者间变异的影响 | 第21-26页 |
1 材料 | 第21页 |
2 方法 | 第21-23页 |
2.1 MR 数据采集 | 第21-22页 |
2.2 图像的后处理 | 第22页 |
2.3 ROI 设置方法 | 第22页 |
2.4 统计分析 | 第22-23页 |
3 结果 | 第23-24页 |
3.1 三种 ROI 设置方法的结果对比 | 第23页 |
3.2 观察者之间的差异 | 第23-24页 |
4 讨论 | 第24-26页 |
第二部分 MR 扩散加权成像在肝癌 TACE 术后疗效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 第26-32页 |
1 材料 | 第26页 |
2 方法 | 第26-27页 |
2.1 MR 扫描方法 | 第26-27页 |
2.2 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测量 | 第27页 |
2.3 统计学处理 | 第27页 |
3 结果 | 第27-29页 |
3.1 影像学表现 | 第27-28页 |
3.2 ADC 值测量结果 | 第28-29页 |
4 讨论 | 第29-32页 |
4.1 肝癌 TACE 术后随访的意义和方法选择 | 第29页 |
4.2 DWI 在肝癌 TACE 术后疗效评价中的作用 | 第29-30页 |
4.3 DWI 对于肝癌 TACE 术后疗效评价的应用前景及局限性 | 第30-32页 |
第三部分 MR 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分析在肝癌 TACE 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 第32-39页 |
1 材料 | 第32页 |
2 方法 | 第32-34页 |
2.1 影像学检查方法 | 第32-33页 |
2.2 图像分析 | 第33页 |
2.3 感兴趣区(ROI)的设置方法 | 第33-34页 |
2.4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的生成 | 第34页 |
2.5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的生成 | 第34页 |
3 结果 | 第34-36页 |
3.1 影像学表现及 RECIST 标准评估疗效 | 第34页 |
3.2 DCE-MRI 定量参数结果 | 第34-36页 |
4 讨论 | 第36-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8页 |
附录 | 第48-53页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