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9页 |
1 德沃金权利理论的历史视域 | 第9-17页 |
1.1 自然法阶段的权利理论 | 第9-10页 |
1.2 功利主义阶段的权利理论 | 第10-12页 |
1.3 历史主义阶段的权利理论 | 第12-14页 |
1.4 共同体主义阶段的权利理论 | 第14-16页 |
1.5 小结 | 第16-17页 |
2 德沃金权利理论的论证 | 第17-27页 |
2.1 平等与尊重——德沃金权利理论的核心视角 | 第17-19页 |
2.1.1 平等与尊重的含义 | 第17-18页 |
2.1.2 关于平等的重要论证 | 第18-19页 |
2.2 德沃金权利理论与政府实践 | 第19-22页 |
2.2.1 政府应如何认真对待权利 | 第19-20页 |
2.2.2 政府认真对待权利的原由 | 第20页 |
2.2.3 政府认真对待权利的前提 | 第20-21页 |
2.2.4 政府区分潜在的权利和制度的权利的必要性 | 第21-22页 |
2.2.5 政府如何履行认真对待权利 | 第22页 |
2.3 德沃金权利理论与公民权利 | 第22-27页 |
2.3.1 公民享有维护自身权利而违反法律的权利 | 第22-23页 |
2.3.2 公民享有反对政府的权利 | 第23-24页 |
2.3.3 公民反对政府权利的约束 | 第24-25页 |
2.3.4 公民如何运用反对政府的权利 | 第25-27页 |
3 关于德沃金权利理论的评价和启示 | 第27-37页 |
3.1 德沃金权利理论的理论价值 | 第27-30页 |
3.1.1 德沃金权利理论与新自由主义 | 第27-29页 |
3.1.2 德沃金权利理论与程序主义 | 第29-30页 |
3.2 德沃金权利理论的理论局限性 | 第30-32页 |
3.2.1 过分的平等与自由的张力 | 第30-31页 |
3.2.2 权利平等与自由裁量权 | 第31-32页 |
3.3 德沃金权利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 第32-37页 |
3.3.1 当今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 | 第32-33页 |
3.3.2 提供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依据 | 第33-34页 |
3.3.3 重视少数人利益,呼吁保护弱势群体 | 第34-37页 |
结束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辽宁大学研究生毕业申请硕士学位材料 | 第42-52页 |
论文任务书 | 第52-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