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例强直性脊柱炎住院患者的证治规律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2-22页 |
|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 第12-17页 |
| 一、中医病因病机 | 第12-14页 |
| 二、中医治疗 | 第14-17页 |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 第17-20页 |
| 一、病因 | 第17页 |
| 二、病理 | 第17页 |
| 三、诊断 | 第17-18页 |
| 四、治疗 | 第18-20页 |
| 第三节 强直性脊柱炎证治规律相关性研究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结果 | 第22-35页 |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 一、研究对象 | 第22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 三、实验步骤 | 第23页 |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第23-35页 |
| 一、一般资料 | 第23-24页 |
| 二、常见中医证型 | 第24-26页 |
| 三、常用药物分类 | 第26-31页 |
| 四、各常见证型所用高频药物分类 | 第31-35页 |
| 第三章 分析和讨论 | 第35-46页 |
| 第一节 一般资料分析 | 第35页 |
| 一、性别 | 第35页 |
| 二、发病年龄 | 第35页 |
| 第二节 强直性脊柱炎的常见证型 | 第35-37页 |
| 一、肝肾不足证 | 第36页 |
| 二、肾虚湿热证 | 第36页 |
| 三、肾虚证 | 第36页 |
| 四、湿热证 | 第36-37页 |
| 五、血瘀证 | 第37页 |
| 六、寒湿证 | 第37页 |
| 第三节 中药分类讨论 | 第37-43页 |
| 一、补虚药 | 第37-39页 |
| 二、祛风湿药 | 第39-40页 |
| 三、活血化瘀药 | 第40-41页 |
| 四、利水渗湿药 | 第41-42页 |
| 五、清热药 | 第42-43页 |
| 六、解表药 | 第43页 |
| 七、化湿药 | 第43页 |
| 第四节 不同证型所用中药讨论 | 第43-45页 |
| 一、肝肾不足证 | 第43-44页 |
| 二、肾虚湿热证 | 第44页 |
| 三、肾虚证 | 第44页 |
| 四、湿热证 | 第44页 |
| 五、血瘀证 | 第44-45页 |
| 六、寒湿证 | 第45页 |
| 第五节 治法讨论 | 第45页 |
| 第六节 小结 | 第45-46页 |
| 结语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