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8-10页 |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 第10-15页 |
1 绪论 | 第15-19页 |
1.1 缬沙坦简介 | 第15页 |
1.2 固体脂质纳米粒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2.1 SLN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 | 第15-17页 |
1.2.2 提高注射给药的靶向性和定位释药能力 | 第17页 |
1.2.3 增强外用药的透皮吸收 | 第17页 |
1.2.4 作为肺部给药系统的载体 | 第17-18页 |
1.2.5 作为基因转染的载体 | 第18页 |
1.3 缬沙坦的剂型研究 | 第18-19页 |
2 缬沙坦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 第19-44页 |
2.1 仪器与材料 | 第19-20页 |
2.1.1 仪器 | 第19-20页 |
2.1.2 材料 | 第20页 |
2.2 方法 | 第20-27页 |
2.2.1 缬沙坦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测定 | 第20-21页 |
2.2.1.1 紫外吸收波长的选择 | 第20页 |
2.2.1.2 标准曲线 | 第20-21页 |
2.2.2 缬沙坦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 第21-24页 |
2.2.2.1 单因素实验 | 第21-23页 |
2.2.2.2 优化实验 | 第23页 |
2.2.2.3 艺验证 | 第23-24页 |
2.2.3 缬沙坦固体脂质纳米粒理化性质研究 | 第24-27页 |
2.2.3.1 含量 | 第24页 |
2.2.3.2 包封率 | 第24-25页 |
2.2.3.3 透射电镜 | 第25-26页 |
2.2.3.4 粒径分布 | 第26页 |
2.2.3.5 稳定性 | 第26页 |
2.2.3.6 体外释放 | 第26-2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7-42页 |
2.3.1 缬沙坦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测定结果 | 第27-30页 |
2.3.1.1 紫外吸收波长的选择 | 第27-29页 |
2.3.1.2 标准曲线 | 第29-30页 |
2.3.2 缬沙坦固体脂质纳米粒测定结果讨论 | 第30页 |
2.3.3 缬沙坦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结果 | 第30-34页 |
2.3.3.1 单因素实验 | 第30-33页 |
2.3.3.2 优化实验 | 第33-34页 |
2.3.3.3 优化后工艺验证 | 第34页 |
2.3.4 缬沙坦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讨论 | 第34-36页 |
2.3.4.1 制备方法 | 第34-35页 |
2.3.4.2 脂质材料 | 第35页 |
2.3.4.3 有机溶剂 | 第35页 |
2.3.4.4 大豆磷脂用量 | 第35-36页 |
2.3.4.5 实验设计方法 | 第36页 |
2.3.5 缬沙坦固体脂质纳米粒理化性质研究结果 | 第36-41页 |
2.3.5.1 含量 | 第36-37页 |
2.3.5.2 包封率 | 第37-38页 |
2.3.5.3 透射电镜 | 第38-39页 |
2.3.5.4 粒度分布 | 第39页 |
2.3.5.5 稳定性 | 第39页 |
2.3.5.6 体外释放 | 第39-41页 |
2.3.6 缬沙坦固体脂质纳米粒性质研究讨论 | 第41-42页 |
2.3.6.1 包封率的测定方法 | 第41页 |
2.3.6.2 包封率测定方法的耐受性考察 | 第41-42页 |
2.3.6.3 VST-SLN形态、粒度及分布 | 第42页 |
2.3.6.4 稳定性 | 第42页 |
2.3.6.5 体外释放 | 第42页 |
2.4 小结 | 第42-44页 |
3 缬沙坦固体脂质纳米粒的药动学研究 | 第44-53页 |
3.1 仪器与材料 | 第44-45页 |
3.1.1 仪器 | 第44页 |
3.1.2 材料 | 第44-45页 |
3.1.3 实验动物 | 第45页 |
3.2 方法 | 第45-47页 |
3.2.1 血浆中VST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45-46页 |
3.2.1.1 色谱条件 | 第45页 |
3.2.1.2 缬沙坦标准液的制备 | 第45页 |
3.2.1.3 内标液的配制 | 第45页 |
3.2.1.4 血浆样本的处理 | 第45-46页 |
3.2.1.5 专属性考察 | 第46页 |
3.2.1.6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46页 |
3.2.1.7 精密度考察 | 第46页 |
3.2.2 VST制剂的制备 | 第46页 |
3.2.3 给药方案与样品采集 | 第46-4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2页 |
3.3.1 血浆中VST含量测定 | 第47-49页 |
3.3.2 血浆中VST测定结果讨论 | 第49页 |
3.3.3 药动学研究结果 | 第49-52页 |
3.3.4 药动学研究结果讨论 | 第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4 全文小结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综述 | 第57-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作者简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