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针叶树类论文--侧柏论文

铅胁迫下侧柏和刺槐苗木对节律性干旱的生理与生长响应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立题背景第12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8页
        1.3.1 植物对铅污染抗性的研究进展第14页
        1.3.2 植物抗旱水分生理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
        1.3.3 木本植物水力结构和抗旱性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1.3.4 光合作用的研究进展第16-17页
        1.3.5 生物量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8-23页
    2.1 研究内容第18页
        2.1.1 铅胁迫下不同水分条件对刺槐和侧柏水分生理的影响第18页
        2.1.2 铅胁迫下不同水分条件对刺槐和侧柏光合作用的影响第18页
        2.1.3 铅胁迫下节律型干旱对刺槐和侧柏水力结构的影响第18页
        2.1.4 铅胁迫下节律型干旱对刺槐和侧柏生物量的影响第18页
    2.2 技术路线第18-19页
    2.3 研究方法第19-21页
        2.3.1 实验地概况第19页
        2.3.2 试验材料第19页
        2.3.3 试验设计第19-21页
    2.4 测定指标第21-22页
        2.4.1 叶片饱和水分亏缺的测定第21页
        2.4.2 叶绿素含量测定第21-22页
        2.4.3 光合指标的测定第22页
        2.4.4 导水率的测定第22页
        2.4.5 生物量的测定第22页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第22-23页
第三章 铅胁迫下不同水分条件对刺槐和侧柏水分生理的影响第23-26页
    3.1 铅胁迫下不同水分条件对刺槐和侧柏叶片饱和水分亏缺的影响第23页
    3.2 铅胁迫下不同水分条件对刺槐和侧柏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第23-24页
    3.3 小结与讨论第24-26页
第四章 铅胁迫下不同水分条件对刺槐和侧柏光合作用的影响第26-30页
    4.1 铅胁迫下不同水分条件对刺槐和侧柏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26页
    4.2 铅胁迫下不同水分条件对刺槐和侧柏叶片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第26-27页
    4.3 铅胁迫下不同水分条件对刺槐和侧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27-28页
    4.4 刺槐和侧柏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相关性分析第28页
    4.5 小结与讨论第28-30页
第五章 铅胁迫下节律性干旱对刺槐和侧柏水力结构的影响第30-40页
    5.1 铅胁迫下节律性干旱对刺槐枝条导水率的影响第30-34页
        5.1.1 回归方程的建立与检验第30-31页
        5.1.2 回归方程解析第31页
        5.1.3 单因素效应分析第31-32页
        5.1.4 交互效应分析第32-34页
    5.2 铅胁迫下节律性干旱对侧柏导水率的影响第34-39页
        5.2.1 回归方程的建立与检验第34-35页
        5.2.2 回归方程解析第35-36页
        5.2.3 单因素效应分析第36-37页
        5.2.4 交互效应分析第37-39页
    5.3 小结与讨论第39-40页
第六章 铅胁迫下节律性干旱对刺槐和侧柏生物量的影响第40-49页
    6.1 铅胁迫下节律性干旱对刺槐生物量的影响第40-44页
        6.1.1 回归方程的建立与检验第40-41页
        6.1.2 回归方程解析第41页
        6.1.3 单因素效应分析第41-42页
        6.1.4 交互效应分析第42-44页
    6.2 铅胁迫下节律性干旱对侧柏生物量的影响第44-48页
        6.2.1 回归方程的建立与检验第44-45页
        6.2.2 回归方程解析第45页
        6.2.3 单因素效应分析第45-46页
        6.2.4 交互效应分析第46-48页
    6.3 小结与讨论第48-49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49-52页
    7.1 结论第49-50页
    7.2 创新点第50页
    7.3 建议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作者简介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苏海安县蚕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一篇:铅和节律性干旱对侧柏和刺槐生理及铅累积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