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况数据通用协议字典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概述 | 第11-12页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主要工作 | 第15页 |
1.5 文章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工况数据字典涉及的相关技术 | 第17-28页 |
2.1 XML 及其相关技术 | 第17-22页 |
2.1.1 XML 及其特点 | 第17-19页 |
2.1.2 XML 的技术框架 | 第19页 |
2.1.3 DTD | 第19-20页 |
2.1.4 XML 解析 | 第20-22页 |
2.2 MySQL 数据库 | 第22-23页 |
2.3 Hibernate 框架技术 | 第23-25页 |
2.3.1 Hibernate 简述 | 第23页 |
2.3.2 Hibernate 的使用 | 第23-25页 |
2.4 Java 语言 | 第25-26页 |
2.5 Maven | 第26页 |
2.6 Git | 第26-2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通用多层次工况数据协议字典 | 第28-39页 |
3.1 工况数据协议 | 第28-31页 |
3.1.1 数据格式 | 第28-29页 |
3.1.2 工况数据协议的共性 | 第29-30页 |
3.1.3 工况数据协议的缺点 | 第30-31页 |
3.2 业务无关的通用协议 | 第31-33页 |
3.3 通用协议字典结构 | 第33-36页 |
3.3.1 通用协议字典结构 | 第33-34页 |
3.3.2 协议中各字段说明 | 第34-36页 |
3.4 通用协议在协议字典中的存储 | 第36-38页 |
3.4.1 通用协议字典 MySQL 设计 | 第36-38页 |
3.4.2 协议在通用协议字典中存储 | 第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通用协议字典的协议解析与封装机制 | 第39-52页 |
4.1 Wireshark 的协议解析机制 | 第39-40页 |
4.2 传统工况数据处理与协议解析 | 第40-42页 |
4.2.1 数据处理与协议解析 | 第40-41页 |
4.2.2 传统数据协议的缺陷 | 第41-42页 |
4.3 通用协议解析与工况数据处理 | 第42-45页 |
4.3.1 通用协议解析流程 | 第42-44页 |
4.3.2 基于协议字典模型的协议解析流程 | 第44-45页 |
4.4 通用协议封装机制 | 第45-51页 |
4.4.1 基于 XML 的元数据封装模型 | 第45页 |
4.4.2 基于通用协议的封装机制 | 第45-49页 |
4.4.3 数据封装方法 | 第49-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通用协议字典的应用 | 第52-71页 |
5.1 实验平台简介 | 第52-53页 |
5.1.1 硬件平台 | 第53页 |
5.1.2 软件平台 | 第53页 |
5.2 系统总体框架 | 第53-56页 |
5.2.1 系统架构 | 第53-55页 |
5.2.2 软件模块 | 第55-56页 |
5.3 数据库设计 | 第56-58页 |
5.3.1 工况数据字典数据库设计 | 第56-57页 |
5.3.2 通用协议字典数据库设计 | 第57-58页 |
5.4 工况数据生成模块 | 第58-59页 |
5.4.1 工况数据生成模块设计说明 | 第58页 |
5.4.2 工况数据生成模块流程逻辑 | 第58-59页 |
5.4.3 工况数据生成模块设计界面 | 第59页 |
5.5 工况数据封装解析模块 | 第59-61页 |
5.5.1 工况数据封装解析模块设计说明 | 第59页 |
5.5.2 工况数据解析模块流程逻辑 | 第59-60页 |
5.5.3 通用协议识别器 | 第60-61页 |
5.5.4 工况数据封装解析模块设计界面 | 第61页 |
5.6 工况数据发送模块 | 第61-63页 |
5.6.1 工况数据发送模块设计说明 | 第61-62页 |
5.6.2 工况数据发送模块流程逻辑 | 第62页 |
5.6.3 工况数据发送模块设计界面 | 第62-63页 |
5.7 工况数据显示比对模块 | 第63-64页 |
5.7.1 测工况数据显示比对模块设计说明 | 第63页 |
5.7.2 工况数据显示比对模块设计说明 | 第63-64页 |
5.8 测试 | 第64-71页 |
5.8.1 测试数据 | 第64-65页 |
5.8.2 导入数据库 | 第65-68页 |
5.8.3 结果分析 | 第68-7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1-7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