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控配流的液压冲击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液压冲击器概况 | 第9-14页 |
1.2.1 液压冲击器的发展 | 第9-10页 |
1.2.2 液压冲击器的分类 | 第10-11页 |
1.2.3 液压冲击器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2.4 液压冲击器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5 液压冲击器的发展方向 | 第13-14页 |
1.3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可控配流液压冲击器总体方案 | 第16-24页 |
2.1 液压冲击器能频调节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2.2 国内外液压冲击器能频调节方案 | 第17-19页 |
2.2.1 行程调节式液压冲击器 | 第17-19页 |
2.2.2 流量调节式液压冲击器 | 第19页 |
2.3 可控配流液压冲击器能频调节方案 | 第19-21页 |
2.4 可控配流液压冲击器能频调节原理 | 第21-22页 |
2.5 可控配流液压冲击器的特点 | 第22-23页 |
2.6 小结 | 第23-24页 |
3 液压冲击器理论研究 | 第24-38页 |
3.1 岩石冲击破碎理论 | 第24-26页 |
3.1.1 冲击凿岩基本原理 | 第24页 |
3.1.2 岩层合理冲击能的确定 | 第24-26页 |
3.2 液压冲击器设计理论 | 第26-29页 |
3.3 冲击活塞系统设计 | 第29-31页 |
3.4 配流系统 | 第31-33页 |
3.5 控制系统 | 第33-35页 |
3.6 蓄能器系统 | 第35-37页 |
3.7 小结 | 第37-38页 |
4 可控配流液压冲击器系统仿真 | 第38-53页 |
4.1 可控配流液压冲击器的工作状态 | 第38页 |
4.2 可控配流液压冲击器的数学模型 | 第38-42页 |
4.3 液压冲击系统的AMESim仿真模型 | 第42-45页 |
4.3.1 冲击活塞和氮气室模型 | 第42-43页 |
4.3.2 高速开关阀模型 | 第43页 |
4.3.3 液动换向阀模型 | 第43-44页 |
4.3.4 液压冲击系统模型 | 第44-45页 |
4.3.5 参数设置 | 第45页 |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5-52页 |
4.4.1 改变脉冲信号频率的仿真 | 第45-47页 |
4.4.2 改变系统供油量的仿真 | 第47-50页 |
4.4.3 冲击能不变调节频率的仿真 | 第50-51页 |
4.4.4 一种特殊情况的仿真 | 第51-52页 |
4.5 小结 | 第52-53页 |
5 可控配流液压冲击器实验研究 | 第53-60页 |
5.1 实验目的及内容 | 第53页 |
5.1.1 实验目的 | 第53页 |
5.1.2 实验内容 | 第53页 |
5.2 实验原理及方案 | 第53-56页 |
5.2.1 实验原理 | 第53-54页 |
5.2.2 实验设备 | 第54-56页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6-59页 |
5.4 小结 | 第59-6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总结 | 第60页 |
6.2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