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岛旅游一体化测度与实现路径研究--以庄河海王九岛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2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2页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1.4.1 视角的独特性 | 第12页 |
1.4.2 内容的创新性 | 第12-13页 |
1.4.3 结论的普适性 | 第13-14页 |
2 陆岛旅游一体化的基本理论与研究综述 | 第14-23页 |
2.1 陆岛旅游一体化的内涵与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2.1.1 内涵 | 第14页 |
2.1.2 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2.2.1 规模经济理论 | 第16页 |
2.2.2 区域旅游竞合理论 | 第16-17页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7页 |
2.3 研究综述 | 第17-23页 |
2.3.1 陆岛旅游一体化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2.3.2 区域一体化测度与实现路径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3 案例地陆岛旅游一体化测度 | 第23-33页 |
3.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第23-24页 |
3.1.1 研究区概况 | 第23页 |
3.1.2 数据来源 | 第23-24页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4-25页 |
3.3 评价指标最优组合赋权过程 | 第25-32页 |
3.3.1 基于 AHP 的指标体系的赋权 | 第25-31页 |
3.3.2 基于 PCA 的指标体系的赋权 | 第31-32页 |
3.3.3 最优组合赋权模型 | 第32页 |
3.4 综合测度指数的计算 | 第32-33页 |
4 结论与分析 | 第33-40页 |
4.1 测度结果 | 第33-35页 |
4.1.1 权重计算结果 | 第33-34页 |
4.1.2 综合测度结果 | 第34-35页 |
4.2 阶段性发展特征分析 | 第35-36页 |
4.2.1 待开发期 | 第35页 |
4.2.2 开发前期 | 第35-36页 |
4.2.3 开发中期 | 第36页 |
4.2.4 开发后期 | 第36页 |
4.3 制约因素与实现路径 | 第36-40页 |
4.3.1 制约因素分析 | 第36-37页 |
4.3.2 陆岛旅游一体化实现路径 | 第37-40页 |
5 结语 | 第40-42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40页 |
5.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附录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