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铁质载体与生物耦合深度处理低C/N比生活污水的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12-22页 |
1.1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 第12-16页 |
1.1.1 城镇生活污水的特点与排放标准 | 第12-13页 |
1.1.2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及存在问题 | 第13-16页 |
1.2 低C/N比污水微生物脱氮研究 | 第16-19页 |
1.2.1 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研究 | 第16-17页 |
1.2.2 厌氧氨氧化脱氮研究 | 第17-18页 |
1.2.3 硫自养反硝化脱氮研究 | 第18页 |
1.2.4 铁自养反硝化脱氮研究 | 第18-19页 |
1.3 研究的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1.3.1 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1.3.2 研究的内容 | 第20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2 实验装置、材料与方法 | 第22-32页 |
2.1 实验装置与材料 | 第22-25页 |
2.1.1 实验装置 | 第22-23页 |
2.1.2 生物载体材料的选择与制备 | 第23-25页 |
2.2 进水水质 | 第25-26页 |
2.3 检测与分析方法 | 第26-32页 |
2.3.1 水样采集与保存 | 第26页 |
2.3.2 分析指标与分析方法 | 第26-28页 |
2.3.3 高通量测序方法与步骤 | 第28-32页 |
3 铁基质载体与生物耦合的污水脱氮效果与影响因素 | 第32-44页 |
3.1 反应装置的微生物启动 | 第32-34页 |
3.2 反应装置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38页 |
3.2.1 溶解氧对反应装置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2 回流比对反应装置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5-37页 |
3.2.3 HRT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 稳定运行的效果 | 第38-42页 |
3.3.1 系统脱氮效果 | 第39页 |
3.3.2 系统COD去除效果 | 第39-40页 |
3.3.3 系统对pH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4 系统对总磷的去除效果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4 微生物群落分析 | 第44-62页 |
4.1 取样方法 | 第44-45页 |
4.2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丰度分析 | 第45-49页 |
4.3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第49-53页 |
4.4 微生物群落差异性研究 | 第53-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5 反应机理分析和经济效益分析 | 第62-72页 |
5.1 系统内物料平衡分析 | 第62-64页 |
5.2 反硝化脱氮动力学分析 | 第64-69页 |
5.2.1 缺氧反应器动力学分析的基本假设 | 第64-66页 |
5.2.2 反硝化动力学模型推导 | 第66页 |
5.2.3 反硝化动力学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66-68页 |
5.2.4 反硝化动力学方程的验证 | 第68-69页 |
5.3 经济效益分析 | 第69-71页 |
5.3.1 实际运行成本计算 | 第69-70页 |
5.3.2 运行成本比较与经济性分析 | 第70-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6 结论和建议 | 第72-76页 |
6.1 结论 | 第72-73页 |
6.2 创新点 | 第73-74页 |
6.3 建议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2-8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