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锰氧化物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效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1-22页
    1.1 纺织印染废水第11-13页
        1.1.1 纺织印染废水概况第11页
        1.1.2 纺织印染废水的传统处理方法第11-13页
    1.2 高级氧化技术第13-19页
        1.2.1 高级氧化技术简介第13-14页
        1.2.2 传统的高级氧化技术第14-17页
        1.2.3 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第17-19页
    1.3 金属锰氧化物的环境应用第19-20页
    1.4 课题选取的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0-22页
        1.4.1 课题选取的意义第20-21页
        1.4.2 研究内容第21页
        1.4.3 技术路线第21-22页
2 实验材料与试验方法第22-27页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2-23页
        2.1.1 实验试剂第22页
        2.1.2 实验仪器第22-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27页
        2.2.1 实验储备液的配置第23-24页
        2.2.2 底物AO7的测定第24-25页
        2.2.3 实验方法第25-26页
        2.2.4 分析方法第26-27页
3 基于二氧化锰活化单过硫酸盐降解酸性橙7的研究第27-38页
    3.1 引言第27-28页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8-37页
        3.2.1 催化剂的反应前后XRD结果分析第28页
        3.2.2 β-MnO_2活化PMS的效果研究第28-29页
        3.2.3 AO7初始浓度对AO7降解速率的影响第29-31页
        3.2.4 PMS初始浓度对AO7降解速率的影响第31-32页
        3.2.5 β-MnO_2浓度对AO7降解速率的影响第32-33页
        3.2.6 氯离子浓度对AO7降解速率的影响第33-34页
        3.2.7 初始pH值对AO7降解速率的影响第34-35页
        3.2.8 矿化率第35-36页
        3.2.9 β-MnO_2催化剂的重复利用性能第36-37页
    3.3 本章小结第37-38页
4 基于三氧化二锰活化单过硫酸盐降解酸性橙7的研究第38-48页
    4.1 引言第38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38-47页
        4.2.1 催化剂反应前后的XRD结果分析第38-39页
        4.2.2 α-Mn_2O_3活化PMS的效果研究第39-40页
        4.2.3 AO7初始浓度对AO7降解速率的影响第40-41页
        4.2.4 PMS初始浓度对AO7降解速率的影响第41-42页
        4.2.5 α-Mn_2O_3浓度对AO7降解速率的影响第42-43页
        4.2.6 氯离子浓度对AO7降解速率的影响第43-44页
        4.2.7 初始pH值对AO7降解速率的影响第44-45页
        4.2.8 矿化率第45-46页
        4.2.9 α-Mn_2O_3催化剂的重复利用性能第46-47页
    4.3 本章小结第47-48页
5 基于MnO和Mn_3O_4活化单过硫酸盐降解酸性橙7的研究第48-59页
    5.1 引言第48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48-58页
        5.2.1 两种催化剂反应前后的XRD结果分析第48-49页
        5.2.2 MnO和Mn_3O_4的催化活性第49-50页
        5.2.3 AO7初始浓度对AO7降解速率的影响第50-51页
        5.2.4 PMS初始浓度对AO7降解速率的影响第51-52页
        5.2.5 催化剂浓度对AO7降解速率的影响第52-53页
        5.2.6 氯离子浓度对AO7降解速率的影响第53-55页
        5.2.7 初始pH值对AO7降解速率的影响第55-56页
        5.2.8 矿化率第56页
        5.2.9 催化剂MnO和Mn_3O_4的重复利用性能第56-58页
    5.3 本章小结第58-59页
6 锰氧化物活化PMS的机理分析第59-66页
    6.1 引言第59页
    6.2 实验部分第59-60页
        6.2.1 实验试剂和实验设备第59页
        6.2.2 试验方法第59-60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60-65页
        6.3.1 体系中氧化物种的鉴定第60-64页
        6.3.2 活化机理的分析第64-65页
    6.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7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7.1 主要研究结论第66-67页
    7.2 存在的问题以及展望第67-68页
        7.2.1 存在的问题第67页
        7.2.2 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好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中试研究
下一篇: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强化脱氮除磷技术及其生物学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