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遗址论文--陵墓、墓葬论文

虚拟现实在唐陵数字化保护中的应用与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绪论第8-20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8-9页
        1.1.1 唐陵在丝路文化背景下的研究意义第8-9页
        1.1.2 虚拟现实技术的兴起第9页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3页
        1.2.1 数字化信息保存的传播性第10-11页
        1.2.2 展呈方式的全面升级第11-13页
        1.2.3 唐陵文化的广泛共享第13页
    1.3 国内外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2 国内发展现状第15页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5-19页
        1.4.1 论文研究内容第16-18页
        1.4.2 唐陵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8-19页
    1.5 章节小结第19-20页
2.虚拟现实技术概述及应用第20-28页
    2.1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第20-22页
        2.1.1 虚拟现实技术定义第20页
        2.1.2 虚拟现实技术特点第20-21页
        2.1.3 虚拟现实技术的分类与前景第21-22页
    2.2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第22-23页
        2.2.1 军事领域第22-23页
        2.2.2 医疗领域第23页
        2.2.3 工业领域第23页
    2.3 虚拟现实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第23-26页
        2.3.1 虚拟现实在克孜尔石窟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第24-25页
        2.3.2 庞贝古城的虚拟展示第25-26页
    2.4 章节小结第26-28页
3.虚拟现实在唐陵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第28-40页
    3.1 唐陵文化遗产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第28-33页
        3.1.1 唐陵文化遗产的现状第28-29页
        3.1.2 传统保护手段下唐陵雕塑的保存现状第29-32页
        3.1.3 唐陵雕塑现状的原因分析第32-33页
    3.2 虚拟现实在唐陵保护中的必要性第33-36页
        3.2.1 虚拟现实技术与唐陵保护相结合的理论依据第34页
        3.2.2 虚拟现实的技术在唐陵数字化保护中的优势第34-36页
    3.3 虚拟现实技术对于唐陵数字化保护的意义第36-39页
        3.3.1 数字化信息的保存第37页
        3.3.2 多样化的数字展出方式第37-38页
        3.3.3 文物可重复性的虚拟修复实验第38页
        3.3.4 打破传统限制第38-39页
        3.3.5 全方位展览第39页
    3.4 章节小结第39-40页
4.唐陵数字化保护中虚拟技术的应用—以唐建陵为例第40-54页
    4.1 唐陵雕塑的数字化信息采集第40-44页
        4.1.1 现场调研第40-42页
        4.1.2 扫描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第42-44页
    4.2 三维扫描数据制作第44-47页
        4.2.1 雕塑扫描与扫描文件的制作第44-46页
        4.2.2 3DMax模型调整及渲染第46-47页
    4.3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第47-53页
        4.3.1 虚幻引擎的介入第47-48页
        4.3.2 前期调研与策划第48页
        4.3.3 美术建模第48-50页
        4.3.4 程序制作第50-52页
        4.3.5 打包程序第52-53页
    4.4 章节小结第53-54页
5.关键技术分析及作品解析展示第54-70页
    5.1 关键技术分析第54页
        5.1.1 三维扫描技术第54页
        5.1.2 虚拟现实技术第54页
    5.2 作品解析与展示第54-70页
        5.2.1 雕塑展示部分第55-68页
        5.2.2 虚拟场景展示部分第68-70页
总结与展望第70页
不足第70-72页
致谢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附录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纸张功能信息识别研究
下一篇:景观照明系统组网和监管终端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