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学术界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6页 |
1.3 创伤理论解读 | 第16-18页 |
1.4 本文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我的故事:毕淑敏散文中的创伤自述 | 第20-32页 |
2.1 作为作家疗愈创伤的途径:书写与倾诉 | 第20-23页 |
2.2 散文中的幼时创伤回忆 | 第23-27页 |
2.3 散文中的昆仑之殇自述 | 第27-32页 |
第3章 书写创伤:创伤视角下的现代人 | 第32-56页 |
3.1 回避疾病与死亡的生命创伤 | 第32-36页 |
3.2 关系断裂所致的心理创伤 | 第36-48页 |
3.2.1 旷野与城市——人和自然的断裂 | 第36-38页 |
3.2.2 自惭形秽的小草——人和自我的断裂 | 第38-42页 |
3.2.3 我不知道今年的流行色——人和人的断裂 | 第42-48页 |
3.3 女性在时代重围中的创伤 | 第48-56页 |
3.3.1 危险的花烛:婚姻多面性为女性造成创伤 | 第48-52页 |
3.3.2 女也怕:家庭事业共存的压力给女性带来心理创伤 | 第52-56页 |
第4章 开辟突出创伤重围的路径 | 第56-73页 |
4.1 临终关怀 | 第56-59页 |
4.2 聚集同类受创者互相抚慰 | 第59-62页 |
4.3 引导受创者接纳全部感情重建自我 | 第62-65页 |
4.4 同盟关系和言语功能 | 第65-73页 |
4.4.1 治疗同盟 | 第65-68页 |
4.4.2 言语真诚温暖 | 第68-73页 |
结语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