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9-11页 | 
| 1.2 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第12页 |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2-13页 |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3-15页 | 
| 1.5.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1.5.2 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 2 艺术衍生品与旅游纪念品的互补效益 | 第15-29页 | 
| 2.1 艺术衍生品的发展进程 | 第15-22页 | 
| 2.1.1 国外艺术衍生品的发展概况 | 第15-20页 | 
| 2.1.2 国内艺术衍生品发展概况及问题 | 第20-22页 | 
| 2.2 旅游纪念品的发展概况和存在问题 | 第22-25页 | 
| 2.2.1 国外旅游纪念品发展概况 | 第22-24页 | 
| 2.2.2 国内旅游纪念品发展概况及问题 | 第24-25页 | 
| 2.3 互补效应 | 第25-29页 | 
| 3 景区特色艺术衍生品 | 第29-37页 | 
| 3.1 景区特色艺术衍生品概念的提出 | 第29-30页 | 
| 3.2 景区特色艺术衍生品分类 | 第30-33页 | 
| 3.3 景区特色艺术衍生品的特性及设计要素 | 第33-37页 | 
| 3.3.1 景区特色艺术衍生品的特性 | 第33-34页 | 
| 3.3.2 景区特色艺术衍生品的设计要素分析 | 第34-37页 | 
| 4 景区文化代表性艺术作品存在的必要性 | 第37-47页 | 
| 4.1 景区文化代表性艺术作品是景区无形文化的有形化 | 第37-38页 | 
| 4.2 艺术家及其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 第38-41页 | 
| 4.2.1 什么是知识产权保护 | 第38-40页 | 
| 4.2.2 中国对实用艺术作品保护的现状 | 第40-41页 | 
| 4.3 艺术授权 | 第41-47页 | 
| 4.3.1 什么是艺术授权 | 第41-43页 | 
| 4.3.2 我国在专利保护和著作权保护基础上的艺术授权 | 第43-47页 | 
| 5 函谷关文化景区老子圣像系列衍生产品开发 | 第47-67页 | 
| 5.1 函谷关文化景区前期调研 | 第47-51页 | 
| 5.1.1 开发背景 | 第47-48页 | 
| 5.1.2 开发必要性 | 第48-50页 | 
| 5.1.3 市场可行性 | 第50-51页 | 
| 5.2 函谷关《老子》圣像系列衍生产品规划 | 第51-67页 | 
| 5.2.1 函谷关《老子》圣像系列衍生产品设计分类 | 第51-52页 | 
| 5.2.2 函谷关《老子》圣像系列衍生产品设计要素 | 第52-53页 | 
| 5.2.3 函谷关《老子》圣像系列衍生产品营销策略 | 第53-54页 | 
| 5.2.4 函谷关老子文化景区衍生品开发设计方案 | 第54-67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 6.1 结论 | 第67-68页 | 
| 6.2 研究中的不足 | 第68页 | 
| 6.3 后续展望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1页 | 
| 图表索引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