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过渡过程的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2 “以阀代井”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1.2.1 过渡过程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1.2.2 “以阀代井”技术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水轮机调节系统数学模型 | 第14-28页 |
2.1 引水系统 | 第14-18页 |
2.1.1 水击计算方法 | 第14-15页 |
2.1.2 压力管道数学模型 | 第15-17页 |
2.1.3 调压阀数学模型 | 第17-18页 |
2.2 水轮机 | 第18-21页 |
2.2.1 特性曲线转换 | 第18-19页 |
2.2.2 非线性水轮机数学模型 | 第19-21页 |
2.3 发电机及负荷 | 第21-23页 |
2.4 控制系统 | 第23-27页 |
2.4.1 导叶控制系统 | 第23-24页 |
2.4.2 调压阀控制系统 | 第24-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基于MATLAB的调节系统仿真模型 | 第28-34页 |
3.1 引水系统仿真模型 | 第28-29页 |
3.2 调压阀及其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 第29页 |
3.2.1 导叶联动型调压阀 | 第29页 |
3.2.2 压力控制型调压阀 | 第29页 |
3.3 水轮机仿真模型 | 第29-30页 |
3.4 调速系统仿真模型 | 第30-31页 |
3.5 发电机及负荷仿真模型 | 第31-3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4章 调压阀控制策略研究 | 第34-56页 |
4.1 控制策略设置及仿真方案设计 | 第34-41页 |
4.1.1 电站原始资料 | 第34-40页 |
4.1.2 带导叶联动型调压阀的水轮机调节系统甩负荷仿真 | 第40页 |
4.1.3 仿真方案 | 第40-41页 |
4.2 正交试验结果及极差分析 | 第41-47页 |
4.2.1 正交试验结果 | 第41-44页 |
4.2.2 各因素对最大压力上升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4.2.3 各因素对最大转速上升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4.2.4 各因素对tE/tM的影响 | 第46-47页 |
4.3 单台机组过渡过程控制效果对比 | 第47-48页 |
4.4 水电站过渡过程实例仿真 | 第48-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5.1 结论 | 第56页 |
5.2 展望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