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导论 | 第12-14页 |
第一章 企业非横向合并反垄断规制的概述 | 第14-25页 |
第一节 企业合并与经营者集中 | 第14-15页 |
第二节 非横向合并的概念以及类型 | 第15-18页 |
一、非横向合并的基础划分 | 第15-16页 |
二、横向合并与非横向合并对竞争的不同影响 | 第16-18页 |
第三节 企业非横向合并对竞争的影响分析 | 第18-25页 |
一、非横向合并促进竞争分析 | 第18-19页 |
二、非横向合并反竞争分析 | 第19-23页 |
三、非横向合并反垄断规制的必然性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美国、欧盟非横向合并反垄断规制的立法概况 | 第25-43页 |
第一节 美国非横向合并反垄断规制立法 | 第25-31页 |
一、美国非横向合并规制实体法 | 第25-29页 |
二、美国非横向合并规制程序法 | 第29-31页 |
第二节 欧盟非横向合并反垄断规制立法 | 第31-38页 |
一、欧盟非横向规制实体法 | 第31-36页 |
二、欧盟非横向合并规制程序法 | 第36-38页 |
第三节 美国和欧盟非横向合并反垄断规制具体制度比较 | 第38-43页 |
一、市场评价标准差异 | 第38-39页 |
二、HHI指数具体评估差异 | 第39-40页 |
三、市场进入因素差异 | 第40页 |
四、效率因素差异 | 第40-41页 |
五、审查主导程序模式差异 | 第41页 |
六、实体分析框架方法差异 | 第41-42页 |
七、反垄断执法机构体系模式的差异 | 第42-43页 |
第三章 我国企业非横向合并反垄断规制现状与完善建议 | 第43-52页 |
第一节 我国企业非横向合并的立法现状 | 第43-45页 |
一、市场评估的实质性要件 | 第43-44页 |
二、经营者集中的效率抗辩 | 第44页 |
三、经营者集中的申报 | 第44-45页 |
第二节 企业非横向合并中存在的问题 | 第45-47页 |
一、现行法律规定的不足 | 第45-46页 |
二、合并反垄断执法困境 | 第46页 |
三、审查标准过于粗糙 | 第46-47页 |
第三节 我国企业非横向合并的反垄断法规制制度的设想 | 第47-52页 |
一、区分横向合并和非横向合并立法规制 | 第47-48页 |
二、非横向合并评估标准的确定 | 第48-49页 |
三、非横向合并申报机制的完善 | 第49-50页 |
四、安全港制度的引入 | 第50页 |
五、效率抗辩制度的完善 | 第50-51页 |
六、反垄断执法程序的完善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