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区域和多尺度的图像融合算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论文章节安排第15-16页
第二章 图像成像特性及图像融合基本理论第16-26页
    2.1 图像成像特性分析第16-19页
        2.1.1 红外图像成像特性第16-17页
        2.1.2 可见光图像成像特性第17-19页
    2.2 图像融合基本理论第19-25页
        2.2.1 图像融合的分类第19-22页
        2.2.2 图像融合常用方法第22-25页
    2.3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图像融合第26-42页
    3.1 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基本理论第26-32页
        3.1.1 NSCT的多尺度性第27-29页
        3.1.2 NSCT的多方向性第29-32页
    3.2 NSCT的平移不变性第32-34页
    3.3 基于NSCT的图像融合算法研究第34-41页
        3.3.1 基于NSCT的图像融合算法框架图第35页
        3.3.2 基于NSCT的融合算法融合规则的研究第35-38页
        3.3.3 图像融合实例第38-39页
        3.3.4 融合算法移变性验证第39-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基于区域与NSCT的图像融合算法研究第42-54页
    4.1 基于区域与NSCT的图像融合算法框架第42-43页
    4.2 区域分割与联合第43-46页
        4.2.1 图像分割第43-45页
        4.2.2 区域联合第45-46页
    4.3 基于区域窗.的融合规则第46-50页
        4.3.1 多尺度分解低通子带系数的融合规则第47-49页
        4.3.2 多尺度分解带通子带系数的融合规则第49-50页
    4.4 基于区域窗.与NSCT的图像融合结果第50-53页
        4.4.1 融合算法中不同融合规则的对比第50-51页
        4.4.2 融合算法中不同分割算法对结果的影响第51-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基于区域与NSCT的图像融合结果分析与对比第54-69页
    5.1 图像融合性能评价第54-57页
        5.1.1 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方法第54-55页
        5.1.2 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方法第55-57页
    5.2 基于区域与多尺度的图像融合结果分析第57-64页
        5.2.1 基于夜晚且可见光目标被遮挡图像的融合应用第57-60页
        5.2.2 基于傍晚且可见光目标未遮挡图像的融合应用第60-62页
        5.2.3 基于白天且目标信息被遮挡图像的融合应用第62-64页
    5.3 可视化图像融合仿真软件第64-68页
        5.3.1 可视化图像融合仿真软件平台的搭建第65-68页
        5.3.2 可视化图像融合仿真软件的实现第68页
    5.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6.1 总结第69页
    6.2 展望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社会网络模型的协同过滤算法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基于隐变量模型的社会化推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