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会计工作组织与制度论文

大数据时代注册会计师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问题探讨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1章 引言第13-20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文献综述第14-18页
        1.2.1 国内外文献回顾第14-18页
        1.2.2 文献述评第18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8-19页
        1.3.1 研究思路第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 论文基本框架第19-20页
第2章 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的基本理论第20-24页
    2.1 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概述第20-21页
        2.1.1 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的含义第20页
        2.1.2 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的本质第20页
        2.1.3 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的内容第20-21页
    2.2 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的目标第21-22页
        2.2.1 增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第21页
        2.2.2 维护信息系统可靠运行第21-22页
        2.2.3 提高信息系统的保密性第22页
    2.3 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的理论基础第22-24页
        2.3.1 传统审计理论第22页
        2.3.2 信息系统管理理论第22-23页
        2.3.3 行为科学理论第23页
        2.3.4 计算机科学理论第23-24页
第3章 大数据时代开展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24-31页
    3.1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信息系统第24-26页
        3.1.1 大数据时代的特点第24-25页
        3.1.2 大数据时代对企业信息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第25-26页
    3.2 大数据时代开展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的必要性第26-29页
        3.2.1 大数据时代信息的多元和复杂对信息系统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第26-27页
        3.2.2 大数据时代网络经济犯罪盛行迫切要求加强信息系统安全性第27-28页
        3.2.3 大数据时代会计师事务所竞争的白热化迫切需要拓宽业务领域第28-29页
    3.3 会计师事务所开展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的可行性第29-31页
        3.3.1 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政策支持为业务开展提供了制度基础第29页
        3.3.2 会计师事务所现有的客户资源为业务开展提供了市场基础第29-30页
        3.3.3 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素质为业务开展提供了人力基础第30页
        3.3.4 注册会计师的良好声誉为业务开展提供了信任保障第30-31页
第4章 现阶段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在我国推行需破解的难题第31-36页
    4.1 对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认知度低第31-32页
        4.1.1 企业对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的认识不到位第31-32页
        4.1.2 会计师事务所对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的认识不充分第32页
    4.2 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不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第32-34页
        4.2.1 注册会计师的知识结构没有与时俱进第32-33页
        4.2.2 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的技术和方法不成熟第33页
        4.2.3 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的执业经验不足第33-34页
    4.3 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执业规范体系不健全第34-36页
        4.3.1 缺乏完善的鉴证准则第34页
        4.3.2 缺乏可操作的实务指南第34-36页
第5章 美国开展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的经验借鉴第36-41页
    5.1 美国开展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的经验做法第36-39页
        5.1.1 美国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概况第36页
        5.1.2 美国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的准则第36-38页
        5.1.3 美国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的业务流程第38-39页
    5.2 美国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对我国的启示第39-41页
        5.2.1 加强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的理论研究第39页
        5.2.2 制定完善的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准则第39-40页
        5.2.3 大力推动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的开展第40-41页
第6章 大数据时代推行注册会计师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的建议第41-48页
    6.1 提高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的认知度第41-42页
        6.1.1 加强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的宣传力度第41页
        6.1.2 推动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的理论研究第41-42页
        6.1.3 发挥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支持作用第42页
    6.2 建设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的鉴证人才队伍第42-44页
        6.2.1 在准则中对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胜任能力做出要求第43页
        6.2.2 通过培训提升现有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第43-44页
        6.2.3 培养胜任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的未来人才第44页
    6.3 健全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执业规范体系第44-46页
        6.3.1 完善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准则第44-45页
        6.3.2 制定可操作的实务指南第45-46页
        6.3.3 制定配套的职业道德规范第46页
    6.4 加强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的行业监管第46-48页
        6.4.1 建立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业务市场准入机制第46-47页
        6.4.2 完善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业务质量控制制度第47页
        6.4.3 在信息系统可靠性鉴证执业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会计师事务所视角下CEO权力与盈余持续性关系分析
下一篇:中国财产保险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