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重金属的污染与危害 | 第11-12页 |
1.3 重金属的处理方法 | 第12-17页 |
1.3.1 化学法 | 第12-15页 |
1.3.2 物理化学法 | 第15-16页 |
1.3.3 生物法 | 第16-17页 |
1.4 螯合纤维概述 | 第17-21页 |
1.4.1 胺肟型螯合纤维 | 第18-19页 |
1.4.2 含S螯合纤维 | 第19页 |
1.4.3 含P螯合纤维 | 第19-20页 |
1.4.4 氨基螯合纤维 | 第20-21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硫代酰胺纤维的制备表征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 第22-45页 |
2.1 前言 | 第22页 |
2.2 试剂与仪器 | 第22-24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24-27页 |
2.3.1 硫代酰胺纤维的制备 | 第24页 |
2.3.2 硫代酰胺纤维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实验 | 第24-25页 |
2.3.3 硫代酰胺纤维的再生重复实验 | 第25-27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7-43页 |
2.4.1 硫代酰胺纤维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27-28页 |
2.4.2 吸附条件的影响 | 第28-31页 |
2.4.3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31-36页 |
2.4.4 吸附平衡等温线研究 | 第36-39页 |
2.4.5 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39-41页 |
2.4.6 硫代酰胺纤维再生性能研究 | 第41-4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异羟肟酸纤维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 | 第45-67页 |
3.1 引言 | 第45页 |
3.2 试剂与仪器 | 第45-46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46-49页 |
3.3.1 异羟肟酸纤维的制备 | 第46页 |
3.3.2 异羟肟酸纤维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实验 | 第46-48页 |
3.3.3 异羟肟酸纤维的再生重复实验 | 第48-49页 |
3.3.4 对实际废水的吸附实验 | 第49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9-65页 |
3.4.1 异羟肟酸纤维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9-50页 |
3.4.2 吸附条件的影响 | 第50-54页 |
3.4.3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54-59页 |
3.4.4 吸附平衡等温线研究 | 第59-61页 |
3.4.5 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61-63页 |
3.4.6 异羟肟酸纤维的再生性能 | 第63-65页 |
3.5 对实际废水的吸附实验 | 第65-6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中试放大实验 | 第67-76页 |
4.1 前言 | 第67页 |
4.2 试剂与仪器 | 第67-68页 |
4.3 实验部分 | 第68-70页 |
4.3.1 中试放大实验 | 第68-69页 |
4.3.2 解吸与再生实验 | 第69页 |
4.3.3 对实际废水的吸附实验 | 第69-70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70-74页 |
4.4.1 中试放大实验研究 | 第70-72页 |
4.4.2 解吸与再生研究 | 第72-73页 |
4.4.3 对实际废水的吸附研究 | 第73-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