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 第3-7页 |
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18页 |
1.1 高通量测序 | 第14页 |
1.2 精准医学 | 第14-16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基于MAQC标准物质进行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流程及质量控制流程建立 | 第18-33页 |
2.1 转录组测序技术 | 第18页 |
2.2 MAQC项目介绍 | 第18-19页 |
2.3 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流程 | 第19-22页 |
2.3.1 样本检测 | 第19页 |
2.3.2 文库构建及上机测序 | 第19-21页 |
2.3.3 获取原始数据 | 第21页 |
2.3.4 序列比对的表达量计数 | 第21-22页 |
2.4 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质量控制 | 第22-23页 |
2.4.1 数据质量评估和控制 | 第22页 |
2.4.2 比对和定量 | 第22-23页 |
2.5 分析结果 | 第23-32页 |
2.5.2 测序质量控制 | 第23-29页 |
2.5.3 比对结果 | 第29-30页 |
2.5.4 基因表达水平检测 | 第30-3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基于GDC数据库27种癌症筛选出具有诊断及预后价值的肺腺癌特异性表达基因 | 第33-55页 |
3.1 肺腺癌研究现状分析 | 第33-34页 |
3.2 GDC数据库介绍 | 第34-36页 |
3.3 筛选肺腺癌特异性差异表达基因 | 第36-40页 |
3.4 肺腺癌诊断相关基因的筛选 | 第40-43页 |
3.5 肺腺癌预后相关基因的筛选 | 第43-51页 |
3.6 肺腺癌预后风险评分模型建立 | 第51-5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CHIAP2基因生物学功能研究 | 第55-77页 |
4.1 肺腺癌组织样本对CHIAP2定量分析 | 第55-60页 |
4.1.1 材料 | 第55页 |
4.1.2 试剂和仪器 | 第55页 |
4.1.3 方法 | 第55-57页 |
4.1.4 结果 | 第57-60页 |
4.2 过表达CHIAP2稳定肺腺癌细胞株的构建 | 第60-64页 |
4.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60-64页 |
4.3 CHIAP2过表达肺腺癌细胞系细胞功能实验 | 第64-68页 |
4.3.1 细胞增殖实验 | 第64-65页 |
4.3.2 细胞迁移实验 | 第65-66页 |
4.3.3 细胞凋亡实验 | 第66页 |
4.3.4 细胞侵袭实验 | 第66-68页 |
4.4 实验结果与结论 | 第68-76页 |
4.4.1 稳定细胞株筛选结果 | 第68页 |
4.4.2 稳筛侵染细胞株Real-timePCR结果 | 第68-73页 |
4.4.3 细胞功能实验结果 | 第73-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80页 |
5.1 结论 | 第77-78页 |
5.2 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7页 |
综述 高通量测序在肺癌中的应用 | 第87-110页 |
1.1 系统简介 | 第87-88页 |
1.2 肺癌风险预测 | 第88-91页 |
1.2.1 肺腺癌与KRAS基因突变 | 第89-90页 |
1.2.2 肺鳞癌诊断标志物 | 第90页 |
1.2.3 肺腺癌和肺鳞癌鉴别相关标志物 | 第90-91页 |
1.3 肺癌预后评估 | 第91-95页 |
1.3.1 肺腺癌与RHAMM | 第93页 |
1.3.2 肺腺癌与microRNA | 第93-94页 |
1.3.3 肺鳞癌与ASCL | 第94-95页 |
1.4 肺癌精准治疗 | 第95-98页 |
1.4.1 EGFR | 第96-97页 |
1.4.2 KRAS | 第97页 |
1.4.3 ALK | 第97-98页 |
1.5 基因突变与耐药 | 第98页 |
1.6 总结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10页 |
附录1 设备名称 | 第110-112页 |
附录2 主要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第112-114页 |
附录3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114-115页 |
致谢 | 第115页 |